冶底古寨
冶底古寨的寨墻和城堞
在澤州縣西南10公里處的山坳里,有一個歷史悠遠的古村落冶底村。該村東依晉普山,西接清化古道,北枕高崗嶺,南沿冶底河。村內殿宇恢宏,民居典雅,古寨幽謐,奇樹挺立,它是我國北方迄今發現唯一的蝎子形村落,也是古“清化一大道上的重要驛站。
為探訪冶底古村,作者慕名前往。當登臨村南的佛頭嶺向下俯瞰,雖然山谷中的晨霧還未散盡,但靜臥于嶺下的蝎子形村落已清晰地展現在面前。它頭部朝東南,尾部向西北,村東北的古寨和村南的奶奶堂是蝎子形村的兩個鉗角,而村西北的岱廟則是其尾刺。這種平面呈蝎子形建成的古村落,與二十八宿的“天蝎星座相對應,反映了中國古代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又揭示了冶底村古文化的博大精深,它給這個昔日古道上的歷史文化名村增添了不少神秘的色彩。
古清化大道遺址
冶底村自古被稱為“晉豫陜通衢之地。古時的“清化一大道是西通陜西,連接洛陽、長安,東經清化(今河南博愛),連接東京汴梁的重要驛道。是古代晉、豫、陜各省官、商、兵、豪和百姓運輸物資的必經之地,又是重要的驛站、兵站和商號。因此,古時的飯館、客店、雜貨店、打鐵、制陶等手工業和商業十分發達。現冶底村至今遺存著兩條完整的老街和多處古店鋪,在村東北的高崗上矗立著一座蒼樸的古城寨,而且村西北還保留有數里長青石鋪就的古“清化一大道遺址,深深的馬蹄窩印和鐵輪車印都留下了歲月的痕跡。據史料考證,冶底村始建于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近三千年的歷史。目前全村有近三千多口人,多為董姓,傳說為西漢名相董仲舒之后裔。此據村內后來發現的明代萬歷五年《明壽官對溪董公暨配韓氏合葬墓志銘》所記載:“公姓董氏,諱子軌,字秉元,號對溪,為澤州冶底里鉅族派出,漢相仲舒之裔。尋待宋元碑碣,而董姓多著,時遠近皆稱冶底董大姓。這為冶底的董氏家族確認是董仲舒之后裔提供了有力的歷史佐證。
關鍵字: 冶底古寨 冶底村 澤州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