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環水抱古村落:績溪仁里村
仁里古村
由于人口迅速膨脹,明末清初曾改稱大仁里。仁里程姓來自歙縣篁墩,一世祖為藥公,名藥一,字東升,為程忠壯公十八世孫。唐光化元年(898),被舉薦為金鄉縣尹,因羨慕仁里一帶秀麗山水,于是舉家遷來定居。文革前村中還有石牌坊10余座,以貞節牌坊居多,現僅存2座,其中以皇門公牌坊最為引人注目(現存遺跡)。據說,這一牌坊是為官至皇門侍郎(在皇帝身邊服務的官員)的村人所立。村中還留有程姓一世祖的墓道坊,橫額上刻有“唐金鄉尹藥公墓道”。這是績溪現存唯一的文字完整的一座墓道坊,也是年代最為久遠的牌坊。村中的槐樹,相傳是這位程姓一世祖所栽,距今已有近千年,仍是枝繁葉茂。
村中耿姓唯一的遺跡,是有近1500年歷史的“百步欽街”。根據耿尚書的功勛,當時皇帝御賜耿源進“免征地”一塊,在村東井地段用磚砌壘“百步欽街”一條。青磚豎排鋪筑,俗稱“釘栓磚”,意為金磚鋪地,并造廊亭,遮陽避雨,文官至此下轎,武官至此下馬。如今,雖廊亭已毀,但百步欽街道路保存完好。村中有東西兩口井,相傳東井是皇帝為下嫁仁里的公主所修。
關鍵字: 古村落 建筑 柳樹 考古發現 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