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旅游概況
東湖區地處“英雄城”南昌的東北部,是省會中心城區,西瀕撫河,北臨贛江。江西名樓滕王閣,古代名剎佑民寺,唐朝水觀音亭,宋朝百花洲使其蘊含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轄區總面積18.35平方公里,人口42.6萬,街道辦事處9個。區人民政府駐疊山路136號。
東湖區地處南昌市東北部,東經 115°1′--35′,北緯28°40′--44′之間,區劃調整后的東湖行政區域呈不規則扇面, 東以北京西路與洪都大道的交會點、洪都北大道、青山湖西岸線、青山北路、青山湖閘與富大有堤交會點為界;南以北京西路、八一廣場南端、八一大道、中山路、中山橋、中山西路為界;西、北均以贛江南航道中心線為界。地勢西南高,東北低,最高海拔 27.2 米,最低 16.4 米。氣候為盆地氣候。
東湖區是古老南昌城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北魏年間,酈道元著《水經注》中,即有東太湖的記載,唐宋以后至今,均稱東湖。清代南昌舊城的五門——章江門、德勝門、永和門、廣潤門和順化門的一部分地區以及三條大街(中大街、西大街、東大街)均在轄區內。 1926 年南昌正式改市后,開始改為區、保建置。南昌市第一條馬路,是區內的民德路。
滕王閣 因初唐文學家王勃的《滕王閣序》而名滿天下。與岳陽樓、黃鶴樓一道被譽為“江南三大名樓”。共有九層。臺高 12 米,凈高 57.5 米,南北配有回廊連接的兩個輔亭,建筑面積 1.5 平方米,北城臨江。面對西山。主體建筑為宋式仿木結構,碧城丹柱,雕梁飛檐,斗拱綺戶,宮燈高懸。今閣為 1983 年開始第 29 次重建,于 1989 年重陽節正式開放。
關鍵字: 東湖區 南昌市 歷史文化 文物保護 旅游投訴 鄱陽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