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游記·左岸
5月4號照例又是八點多又要爬起來,這回找路更困難,真要自己去碰運氣了。我雖然一向對自己的方向感比較自信,也有點擔心,怕不知道摸到什么地方去了。上了這邊的公汽,我只能對售票員說到離那個鎮最近的地方讓我下去就可以了,呵呵,有點無奈的感覺。下車了,看地圖,問路人,終于在七轉八轉之后,我終于到了老大說的地點。遠遠的已經看見老大等在那了,不禁感動不已。分別沒多久,老大的樣子沒啥變化,一頭烏黑的有點長的亂發,還有些許的胡茬子,一看就是搞技術的人。不過老大住的地方確實不耐,三室兩廳的房子兩個人住,確實是很寬敞的。老大的臥室也比較大,平時他也不怎么出去,所以對上海幾乎還沒我現在了解的多了。周末估計就在家看各種技術文檔,編程吧。于是我又借機請教了不少技術問題。中飯和老大在附近的一家湘菜館,吃的真不錯,覺得老大這邊生活環境滿好的。然后我又和彥子約好了,下午他帶我到徐家匯去逛逛。但是老大黃要陪我去逛,當時真有點受寵若驚的感覺,平時他自己都懶得到處走動,但是卻要陪我去逛。老大卻說,平時一個人有什么好逛的,人多了才好玩嘛。看來對老大的認識又偏差,呵呵。于是和老大上了公汽,直接殺向徐家匯。沒想到我們倆卻是最先到的,我們還要等三個人,彥子,彥子的一個高中同學,高文。沒想到高文也過來,見了面他才抱怨說我還沒有去他那,今天剛好他也在這附近吃飯,就過來大家一起逛了。徐家匯其實也是一個商業圈,附近商場林立,隨處可見高樓大廈。彥子來了后,我們便到附近的上海交大的老校區走去,這也是我來上海的一個心愿吧。一直想著可以到上海交大去看看,看看到底是什么樣子的。然而上海交大老校區很小,不一會就轉完了。主要是現在這邊的學生都被轉到新校區了,這邊基本上沒什么學生了。所以一路上很安靜,幾乎沒碰到什么學生。帶著一種意猶未盡的心情,我們從交大的老校門走了出來。參觀比較短,實在不能對交大產生什么看法。接下來我們真可以用暴走上海灘來形容了。不知道走過了多少條街道和巷子,一路上不斷聽高文對于高樓和大廈的建筑的解說,不得不佩服他的涉獵面的廣泛。這一路也是我感覺在上海見到的最有價值的地方。上海人真的很懂得生活品味,街道整齊而安靜,偶爾過不久便會看到一兩個酒吧,或者咖啡廳之類的,曲徑通幽,規模不是很大,但是確實相當的幽靜。雖然不曾看到什么人,但是生活的品味和層次已經很明顯的凸現出來。一路上也有很多上海不知道什么年代的建筑,一家一戶的很寬敞,那墻也并不發黑,但是讓人看出有點老的紅色或者白色。看起來仿佛與生活起居無關,沒有柴米油鹽的氣息,但是又確確實實有人居住,住的地方也是被花花草草所包圍,看起來特別清爽。這樣一路看,便來到了襄陽路。作為襄樊人是應該到這個地方看看,這里也是小商小販的天下。露天的各自搭起的小商鋪一家接一家,而穿行期間的便會看到很多外國人。尤讓我感到驚奇的是,這邊的商販,都操著一個熟練的外語跟老外討價還價,想當熟練。我試著看了幾家,都是這樣。于是不禁感到慚愧起來,自己學了這么多年的外語,也不能這樣熟練的用外語說話和地道的口音。上海的發展水平我覺得從這里就是縮影,這里的商販的素質都要更高一些,才能應付這里激烈的商業競爭,這在其他城市是很少看到的。彥子說,襄陽路不久就會被整頓拆掉,不知道下次來,襄陽路又會是什么樣子。出了襄陽路,我們又繼續向淮海路走去,這也是高文所說的不得不去得地方。快到淮海路的時候,便看到很大的一片蘇式的建筑群。一種蘇聯的氣息撲面而來,高文介紹說,這是友誼會場,是當時蘇聯援建的。這一大片建筑群氣勢恢弘,置身其間,不禁讓人聯想到在蘇聯的感覺。不知道里面是什么樣子的,但是已經很晚,無法進入到里面去看一下了。友誼會場前面便是淮海路,對面則又是一大片商場林立,但是行人要顯得很少,高文介紹說這邊主要是銷售高檔品,來消費的都是一些比較有層次的人。確實,看那上海大廈都是很多的建筑氣魄,汽車都直接開進建筑里,然后很遠的地方才是一個酒店的大門。又一路往前走,都是很高的建筑,很大的商場,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晚飯的時候我們到了吳江路,上海很有名的小吃一條街。街上飄著各種小吃的香味,不禁讓我們食欲大動。但是人太多了,每個小攤前都排了很長的人的隊伍,我們只好往里面走。越往里面走,人卻越多,都快走不動了,最后我們就隨便找了個餐館,決定吃晚飯再走。高文則很熱情的去給我們排隊買當地很有名的小吃-—小楊生煎。排了很長的隊,才買到,我們馬上大動筷子,嘗一下這當地很有名的湯包。確實是味道鮮美,很好吃。不知道是不是這個原因,后來吃飯也感覺餐館做的不怎么樣,也不怎么好吃,但是人還是奇多,吳江路上估計也就這幾家餐館了。晚飯后,我們又去最后一站,上海新天地。我至今不明白這是上海的一條街還是一座樓的名字,但是過去幾乎也是一條街的酒吧和咖啡廳。不過基本上都是露天的,和電視里看到的一模一樣,一個一個露天的桌子就在街上,上面撐著一把很大的太陽傘,傘下可坐兩三個人的小小的桌子,而現在晚上,還點著蠟燭,顯得浪漫而溫情。一路走來,幾乎到處可見這樣的露天酒吧,但是看見消費的人群還是以外國人居多。這和一個國家公民的消費習慣還是有很大關系的。伴著從黃浦江上吹過來的習習涼風,路邊的不高的樹木樹影婆娑,還有一路燈紅酒綠的變幻,偶爾還從酒吧里傳來外國藝人的歌聲,耳邊便立刻響起了那首膾炙人口的《上海灘》的歌聲。一時多少英雄豪杰,在刀光劍影中橫空出世,引領著一代又一代的潮流。。。“我的最愛是上海灘。。”那么,我的最愛了?我不禁這樣問自己,其實這里已經讓我的上海之行達到了高潮,上海,確實是一座讓我難以忘懷的城市!。。。從新天地盡頭出來,又是我們分別趕車的時候。每天的行程都很匆忙,上海也不是我短短幾天就可以轉好轉盡的,我只能這樣安慰自己。這是歷史悠久而新生的城市,有著最讓人難以忘卻的風情和繁華。老大陪我到現在,而我卻一直光顧著自己看了,心里不禁慚愧。不過看上去他的精神還好,我心里稍稍安慰些,與老大的這次經歷將成為我很珍貴的回憶。很晚的才回到彥子住的地方,而我算了算,今天我們至少走了十五里路!同學少年啊。。。5月4號照例又是八點多又要爬起來,這回找路更困難,真要自己去碰運氣了。我雖然一向對自己的方向感比較自信,也有點擔心,怕不知道摸到什么地方去了。上了這邊的公汽,我只能對售票員說到離那個鎮最近的地方讓我下去就可以了,呵呵,有點無奈的感覺。下車了,看地圖,問路人,終于在七轉八轉之后,我終于到了老大說的地點。遠遠的已經看見老大等在那了,不禁感動不已。分別沒多久,老大的樣子沒啥變化,一頭烏黑的有點長的亂發,還有些許的胡茬子,一看就是搞技術的人。不過老大住的地方確實不耐,三室兩廳的房子兩個人住,確實是很寬敞的。老大的臥室也比較大,平時他也不怎么出去,所以對上海幾乎還沒我現在了解的多了。周末估計就在家看各種技術文檔,編程吧。于是我又借機請教了不少技術問題。中飯和老大在附近的一家湘菜館,吃的真不錯,覺得老大這邊生活環境滿好的。然后我又和彥子約好了,下午他帶我到徐家匯去逛逛。但是老大黃要陪我去逛,當時真有點受寵若驚的感覺,平時他自己都懶得到處走動,但是卻要陪我去逛。老大卻說,平時一個人有什么好逛的,人多了才好玩嘛。看來對老大的認識又偏差,呵呵。于是和老大上了公汽,直接殺向徐家匯。沒想到我們倆卻是最先到的,我們還要等三個人,彥子,彥子的一個高中同學,高文。沒想到高文也過來,見了面他才抱怨說我還沒有去他那,今天剛好他也在這附近吃飯,就過來大家一起逛了。徐家匯其實也是一個商業圈,附近商場林立,隨處可見高樓大廈。彥子來了后,我們便到附近的上海交大的老校區走去,這也是我來上海的一個心愿吧。一直想著可以到上海交大去看看,看看到底是什么樣子的。然而上海交大老校區很小,不一會就轉完了。主要是現在這邊的學生都被轉到新校區了,這邊基本上沒什么學生了。所以一路上很安靜,幾乎沒碰到什么學生。帶著一種意猶未盡的心情,我們從交大的老校門走了出來。參觀比較短,實在不能對交大產生什么看法。接下來我們真可以用暴走上海灘來形容了。不知道走過了多少條街道和巷子,一路上不斷聽高文對于高樓和大廈的建筑的解說,不得不佩服他的涉獵面的廣泛。這一路也是我感覺在上海見到的最有價值的地方。上海人真的很懂得生活品味,街道整齊而安靜,偶爾過不久便會看到一兩個酒吧,或者咖啡廳之類的,曲徑通幽,規模不是很大,但是確實相當的幽靜。雖然不曾看到什么人,但是生活的品味和層次已經很明顯的凸現出來。一路上也有很多上海不知道什么年代的建筑,一家一戶的很寬敞,那墻也并不發黑,但是讓人看出有點老的紅色或者白色。看起來仿佛與生活起居無關,沒有柴米油鹽的氣息,但是又確確實實有人居住,住的地方也是被花花草草所包圍,看起來特別清爽。這樣一路看,便來到了襄陽路。作為襄樊人是應該到這個地方看看,這里也是小商小販的天下。露天的各自搭起的小商鋪一家接一家,而穿行期間的便會看到很多外國人。尤讓我感到驚奇的是,這邊的商販,都操著一個熟練的外語跟老外討價還價,想當熟練。我試著看了幾家,都是這樣。于是不禁感到慚愧起來,自己學了這么多年的外語,也不能這樣熟練的用外語說話和地道的口音。上海的發展水平我覺得從這里就是縮影,這里的商販的素質都要更高一些,才能應付這里激烈的商業競爭,這在其他城市是很少看到的。彥子說,襄陽路不久就會被整頓拆掉,不知道下次來,襄陽路又會是什么樣子。出了襄陽路,我們又繼續向淮海路走去,這也是高文所說的不得不去得地方。快到淮海路的時候,便看到很大的一片蘇式的建筑群。一種蘇聯的氣息撲面而來,高文介紹說,這是友誼會場,是當時蘇聯援建的。這一大片建筑群氣勢恢弘,置身其間,不禁讓人聯想到在蘇聯的感覺。不知道里面是什么樣子的,但是已經很晚,無法進入到里面去看一下了。友誼會場前面便是淮海路,對面則又是一大片商場林立,但是行人要顯得很少,高文介紹說這邊主要是銷售高檔品,來消費的都是一些比較有層次的人。確實,看那上海大廈都是很多的建筑氣魄,汽車都直接開進建筑里,然后很遠的地方才是一個酒店的大門。又一路往前走,都是很高的建筑,很大的商場,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晚飯的時候我們到了吳江路,上海很有名的小吃一條街。街上飄著各種小吃的香味,不禁讓我們食欲大動。但是人太多了,每個小攤前都排了很長的人的隊伍,我們只好往里面走。越往里面走,人卻越多,都快走不動了,最后我們就隨便找了個餐館,決定吃晚飯再走。高文則很熱情的去給我們排隊買當地很有名的小吃-—小楊生煎。排了很長的隊,才買到,我們馬上大動筷子,嘗一下這當地很有名的湯包。確實是味道鮮美,很好吃。不知道是不是這個原因,后來吃飯也感覺餐館做的不怎么樣,也不怎么好吃,但是人還是奇多,吳江路上估計也就這幾家餐館了。晚飯后,我們又去最后一站,上海新天地。我至今不明白這是上海的一條街還是一座樓的名字,但是過去幾乎也是一條街的酒吧和咖啡廳。不過基本上都是露天的,和電視里看到的一模一樣,一個一個露天的桌子就在街上,上面撐著一把很大的太陽傘,傘下可坐兩三個人的小小的桌子,而現在晚上,還點著蠟燭,顯得浪漫而溫情。一路走來,幾乎到處可見這樣的露天酒吧,但是看見消費的人群還是以外國人居多。這和一個國家公民的消費習慣還是有很大關系的。伴著從黃浦江上吹過來的習習涼風,路邊的不高的樹木樹影婆娑,還有一路燈紅酒綠的變幻,偶爾還從酒吧里傳來外國藝人的歌聲,耳邊便立刻響起了那首膾炙人口的《上海灘》的歌聲。一時多少英雄豪杰,在刀光劍影中橫空出世,引領著一代又一代的潮流。。。“我的最愛是上海灘。。”那么,我的最愛了?我不禁這樣問自己,其實這里已經讓我的上海之行達到了高潮,上海,確實是一座讓我難以忘懷的城市!。。。從新天地盡頭出來,又是我們分別趕車的時候。每天的行程都很匆忙,上海也不是我短短幾天就可以轉好轉盡的,我只能這樣安慰自己。這是歷史悠久而新生的城市,有著最讓人難以忘卻的風情和繁華。老大陪我到現在,而我卻一直光顧著自己看了,心里不禁慚愧。不過看上去他的精神還好,我心里稍稍安慰些,與老大的這次經歷將成為我很珍貴的回憶。很晚的才回到彥子住的地方,而我算了算,今天我們至少走了十五里路!同學少年啊。。。
關鍵字: 上海 售票員 地圖 左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