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清真寺
悶熱的周末,我還是決定出去走走。比起悶在空調房里,我寧愿出出汗——大汗淋漓也是非常暢快的。我決定,就在上海市內走走。其實并非不向往遠離上海的名山大川,只是,他們多數都被圈地收錢,不光成了某些人謀生的工具,更因此把這些美景與平凡生活隔絕開來。想起這一點,我就覺得很不爽。我寧愿在城市中找一條路,一直走下去。上一次,去了塵囂中的佛教寺廟,意外的感覺非常好。這一次,突發奇想的打算去清真寺。到網上一查,竟然發現上海的清真寺還真不少,但除了滬西清真寺和小桃園清真寺以外,其它的清真寺的資料都非常少,連照片都很難看到。在這個熙來攘往的東部城市里,清真寺絕不是引人注目的地方。正是因為這樣,在我看來,上海的清真寺成了值得發現的地方。這潛在的發現的樂趣,深深的吸引了我。周末,我竟然早起。先到的是常德路上的滬西清真寺。白色的建筑,帶著裂紋,顯得簡單、生硬。700) {this.height= 700/this.width*this.height; this.width=700;}">(滬西清真寺)門口的阿姨非常友好的讓我們進去參觀。寺里非常冷清,很難看到人影。男洗手間里,一拍水龍頭。好像是洗手或洗腳的。清真寺是要脫了鞋進去的,莫非因此就要常常洗腳? 聽說西部的一些清寺只讓男人進去,但是在這里,我們看到了“女大殿”。推開門,殿里空無一人,地上鋪著的席子上散落著珠鏈。這座清真寺其實是十幾年前建造的。但它的歷史,卻可以追溯到約百年以前。摘錄兩段:“位于普陀區常德路1328弄3號的滬西清真寺,原名“藥水弄回教堂”,又稱“小沙渡回教堂”,俗稱“老寺”,舊址在西康路1501弄(藥水弄)80支弄。1914年前后,湖北、山東、河南、安徽等地來滬做工的穆斯林貧民集中居住在小沙渡(今西康路)一帶,在藥水弄租賃一間小屋,作為臨時禮拜場所。1921年前后,鄉老們與上海清真董事會募捐集資,在藥水弄內租地建造清真寺。1922年7月竣工,共建大殿三間、對廳三間、廂房一間。1935年曾整修。1947年,教長馬人斌倡議募捐修建,并購置原租地產權。“解放后,該寺屢經維修。1990年,普陀區人民政府為改造藥水弄舊區,在常德路今址撥地二畝五分重建清真寺,1992年4月竣工。新寺名為“滬西清真寺”,建筑面積1125平方米。它以雙心拱門、扇形穹窿頂的兩層禮拜殿為主體建筑,與兩條走廊輔助建筑相銜接,宣禮塔高達25米。禮拜殿分上下兩層,配有男女浴室和講經堂、教長室、會客室等。前后庭院各有彩色噴泉,院頂飾有六個拱形圓頂,其中三個裝有新月標志。該寺是解放后上海第一所重建的清真寺。” 出了滬西清真寺,沿著陜西北路往南走,經過玉佛寺,我們進去吃素齋作午飯。我們吃的素混沌的味道很特別。飯后沿著陜西北路繼續往南行走。這是一條很有味道的馬路,路邊有猶太教堂,由基督教感恩堂,還有宋家花園369號,連街邊的欄桿都不一般。猶太教堂我去年冬天也路過。那個時候,枯萎的藤蔓,纏繞在教堂美麗的墻外。369號,宋家花園,如今門庭冷清,但實際上“是一座影響了半個中國的花園。”鐵門緊鎖,完全看不見里面有什么,“優秀歷史建筑”的牌子上說是“鄉村別墅風格”。與"鄉村別墅" 一路之隔,就是恒隆廣場,上海著名的高檔寫字樓。恒隆廣場邊上的公交車站,人們在等車。午后濕熱的風中,來來往往的人,被風吹亂的頭發,甜蜜依偎的情侶,都成了風景。甚至,這是這一天看到的最好的風景。700) {this.height= 700/this.width*this.height; this.width=700;}">(最好的風景)乘了一趟較為漫長的公交車,終于看到希望。另一個清真寺到了。700) {this.height= 700/this.width*this.height; this.width=700;}">(另一個清真寺到了。)這就是“小桃園”清真寺——動聽的名字,在復興東路邊上的“小桃園街”的盡頭。這是一條地圖上找不到的小街。就在這個凌亂的角落,小桃園清真寺出現在眼前。700) {this.height= 700/this.width*this.height; this.width=700;}">(小桃園清真寺)摘錄:“小桃園清真寺,位于小桃園街56號,原名清真西寺,又名上海西城回教堂。是一座四座園頂的具有西亞伊斯蘭建筑風格的清真寺。寺門北向拱形花格鐵門,上額嵌書金色“清真寺”3字,門頭橫嵌《古蘭經》經文一節,文意為“真主所喜悅的宗教,確是伊斯蘭教”。入門是長方形寬敞庭院。院西側是禮拜大殿,面積500平方米,可容近500人同時禮拜。殿有兩層,上層為二殿;底層為正殿,門額懸“顯揚正教”匾額一方。殿頂平臺,正中為穹窿大圓頂,上筑望月亭,星月桿高豎在拱形望月亭頂上,為伊斯蘭教寺院標志之一。平臺四角有4座阿拉伯式拱形圓頂。“該寺是上海伊斯蘭教的主要寺院,上海市伊斯蘭教協會所在地。1917年由旅滬伊斯蘭牧同人設立,寺屋為教友金子云指點1925年改建后,成為一座具有伊斯蘭特色的宗教建筑。上海解放后經多次修葺,現已恢復昔日壯觀,成為上海和各地來滬的伊斯蘭教教徒舉行宗教活動的重要場所。” 在門口可以看到,大殿里面一個人在獨自禱告。可惜,看護清真寺的人不讓我們進去。700) {this.height= 700/this.width*this.height; this.width=700;}">(大殿)從“小桃園”出來,沿著復興路走著,看到路邊的老房子,掛起了簾子。聽說另外還有個更古老的清真寺在松江。也許,松江就是我下次行走上海的目的地。路線:滬西清真寺在常德路1328弄4號,乘軌道交通三號線在鎮平路站下,向南走,穿過一個住宅小區,過蘇州河不遠即到。出寺后,乘24路公交車,到“復興東路老西門”站下,下車后往前不遠的河南路口邊上,就是小桃園清真寺。
關鍵字: 上海 清真寺 燈芯絨 長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