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泉博物館
龍泉博物館坐落龍泉公園,占地5畝,建筑面積2000平方米,1989年建成。龍泉博物館是以收藏、研究、展覽龍泉青瓷為主要特色的綜合性博物館,開設龍泉青瓷、龍泉寶劍、自然資源等永久性展覽和其他臨時性專題展覽,是世界上惟一系統介紹龍泉青瓷發展歷史的專題博物館。該博物館本著“以人為本的要求,有重點地突出展示龍泉青瓷,充分揭示龍泉歷史文化的豐富底蘊和得天獨厚的自然風貌,龍泉博物館于2001年7月投入100萬元經費改進博物館的陳列,于2002年1月8日重新開放。改進后的博物館展廳總面積為1000平方米,分上下兩層,共6個展廳和1個畫廊。一樓三個展廳為龍泉青瓷展館,系統地介紹龍泉窯發展的歷史、藝術特色以及在中國陶瓷史上的地位和影響:第一個展廳介紹龍泉青瓷的發生、發展、鼎盛、衰落的發展歷史的全過程;第二個展廳分八個專題分別介紹了龍泉窯的紋飾、釉色、成形、裝燒、歷史見證、郵品上的龍泉青瓷等內容;第三個展廳介紹現代龍泉青瓷重振雄風,再度輝煌的精品名作。二樓為龍泉寶劍展館、自然展館和臨時展館。寶劍行介紹了自古以來裴聲寰宇的龍泉寶劍發展的歷史、寶劍的制作、工藝流程和現代寶劍精品;自然展館介紹了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鳳陽山等龍泉境內的動植物自然資源標本及風貌;臨時展館是為了配合中心工作或不斷引進舉辦各種展覽來豐富陳列內容。龍泉博物館是以龍泉青瓷和寶劍為主要特色的綜合性博物館。開展永久性展覽和其他臨時性展覽的服務。龍泉博物館位于浙江省龍泉市區公園路九姑山上。1989年10月1日開館,總建筑面積1887平方米,分上下兩層,共六個展廳。著名書法家沙孟海先生題寫館名,原省文化廳副廳長、省文物局局長、原任浙江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現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歷史學家毛昭晰教授為龍泉市人民政府特聘的名譽館長。 .歷史文化名城龍泉,以其獨特瓷、寶劍、香菇文化而享譽中外,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文物極為豐富。龍泉博物館是本市人民弘揚龍泉歷史文化的教育基地,也是外地來了解龍泉的游覽景點。館東側是秀美的“龍淵公園,南鄰“龍泉賓館,西北側是“兒童公園和體育廣場,轎車可直達館門。館四周青松翠柏,風光綺麗,在館前石階上,眺望龍淵鎮,大半個山城風采盡收眼底。成開館,館藏文物較為豐富,有新石器時代的石斧、石矛、陶釜,戰國時期的青銅劍、唐代上青瓷文物3000多件。北宋龍泉青瓷五管瓶等照片,1998年印制為國家郵政總局的銅佛等。收藏以龍品泉青瓷為主,三級以上青瓷文物3000多件。北宋龍泉青瓷五管瓶等照片,發行的特種郵票。龍泉博物館實行全年、全天候的對外開放,自89年10月1日開館以來,共接待社會各界觀眾,近7萬余人次,還接待了日本、南朝鮮、美國、加拿大等地區的外賓和專家學者,收到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在1996年首屆浙江省文明博物館評選當中,榮獲“文明博物館榮譽稱號,被浙江省公安廳評為1996年安全保衛先進單位。1997年被中共浙江省委、省人民政府命名為浙江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關鍵字: 博物館 歷史文化 發展歷史 建筑面積 浙江省 龍泉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