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萬松書院
作為一個向游人開放的收費公園,重建后的萬松書院設置了一明一暗、一實一虛兩條文化主線:明為quot;明清知名學府quot;、暗為quot;梁祝愛情之地quot;,中軸線上以古代書院的布局為實景,而在右側石林中又依自然地勢巧妙點綴與quot;梁祝quot;十八相送有關的場景,如觀音堂、草橋亭、獨木橋等等,讓美麗的傳說為肅穆的書院增添更多的人文情懷,同時讓虛無的故事也有了真實的場景可以尋找。
為了使這兩個文化主題得以進一步弘揚,自2002年10月開放以來,萬松書院借助社會各界的力量,努力做好quot;成人quot;、quot;成家quot;這兩篇文章。所謂quot;成人quot;,即學習中國傳統的儒學文化,以書院為學習場所,從古圣先賢的經典著作中學習做人的準則,延伸產物為quot;萬松講堂quot;。所謂quot;成家quot;,即是從quot;梁祝quot;愛情故事中派生出來的找尋意中人,成家立業的意思,延伸產物為quot;萬松書院相親會quot;。
自2005年與溫馨家庭服務社共同開辦quot;萬松書院相親會quot;以來,萬松書院以公益紅娘的姿態,每周六上午為杭州人提供相親平臺,受到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和參與。境內外媒體爭相報道,萬松書院由此名聲大振。但quot;萬松書院相親會quot;尤如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大大提升了景區的知名度和美譽度,然而另一方面也使很多人只要一提起萬松書院,就認為是相親的地方,卻鮮有人知曉這里曾是浙江省的最高學府。為此,書院也采取了一系列的補救措施。2007年2月26日,萬松書院與浙江《青年時報》、浙江省對外服務公司國際教育培訓中心合作,共建quot;萬松講堂quot;,力邀著名學者、北京師范大學于丹教授舉辦quot;儒道相濟構筑人格兩岸quot;主題講座,為quot;萬松講堂quot;拉開序幕。3月,又請臺灣著名女作家曹又方開辦《一個女作家眼里的城市生活品質》主題講座。同時,開辦了諸如陽光讀書會等主題活動,努力扭轉萬松書院在公眾心目中的形象。幾次活動獲得社會各界的熱烈反響,特別是學術界的人士,都認為萬松書院是杭州最適合開辦國學文化課的場所。很多學者表示只要是為傳播中國傳統文化來辦學,即使免費授課也愿意;有的甚至表示:能在王陽明先生授課過的地方來開堂講課,其實是種榮耀。但苦于基礎設施的局限,萬松講堂并未成為一種常態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
關鍵字: 萬松書院 書院 杭州 浙江 浙江嘉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