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開元寺
開元寺在市區西街,建于唐垂拱二年(686年)曾名蓮花寺、興教寺、龍興寺,唐開元二十六年(738年)改今名,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開元寺中軸自南至北建筑群依次為:(1)照墻“紫云屏”。(2)山門即天王殿,懸朱熹撰,李叔同書之“此地古稱佛國,滿街都是圣人”楹聯。拜亭和拜庭,古榕垂陰,旁列唐宋石塔,石經鐘。(3)大雄寶殿,重檐歇山式,九開間六進深,有柱96根,又得名“百柱殿”。殿供“五方佛”雕像。殿頂斗拱雕刻飛天樂伎24尊,別具一格。殿中鐵鑄香爐為清代鄭芝龍供奉。殿前月臺基座砌有青石浮雕72幅,殿廊柱有雕刻印度神話故事的精美青石方柱兩根系泉州婆羅門教寺遺物,為明代修殿時移用。(4)甘露戒壇。唐有甘露井,宋建壇,明重建,為重檐八角攢尖式。壇頂部如意斗拱層疊如藻井,繁復精巧,斗拱雕飾飛天樂伎。壇供佛分五級,自上而下依次為盧舍那佛;菩薩四尊;金剛八位;護三扳;護五戒神主牌頭六十四座。據載,明末清初泉州甘露戒壇與北京戒壇寺、杭州昭慶寺為全國僅存三大戒壇。(5)藏經閣,元初為法堂,后廢,1925年重修為兩層水泥仿木結構,藏經頗豐,以宋、明刻本最珍。樓下陳列宋代以后銅、鐵鐘12口。寺兩廂有長廊。東側有檀樾祠、準提寺(俗稱小開元)、東璧寺,西側有功德堂、尊勝院(又稱阿彌院殿),后改為水陸寺,現改建為泓一法師紀念館。西長廊外側有唐植古桑樹一株,老干雷轟為三,仍然枝葉繁茂。相傳黃守恭“桑開白蓮”獻地建寺。兩廊外草坪上有東西雙塔凌空對峙。開放時間:7:30-17:30門票:10元交通:乘2路公共汽車可達。游覽時間:約1小時
關鍵字: 書 建筑群 開元寺 鐘 龍興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