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桂林城區風光
為城北勝境。舊名臥龍山,在疊彩區政府西北。其名最早見于明正德年間鐫刻于山麓的篆體“寶積山”三字,是因山上奇石累累,似無數珍珠寶石堆積而成,故名。與疊彩的四望山隔中山北路相對峙,海拔208米,相對高度58米,長350米,寬120米。山體面積7.75公頃,呈蟠龍狀。 北宋前,城池北門建在寶積與四望山間,山上筑有城墻,“城壁峻峭,皆斬崖火之”,有“鐵封云鎖“之譽。元代在山上建武侯祠,通稱孔明臺,寶積山也被稱作孔明臺,明萬歷二十三年(1595)移至南麓,清康熙間又重建于山頂。后毀于抗日戰爭烽火。 山分南北兩峰,中間低回,遠看象個馬鞍,山上樹木繁茂,郁郁蔥蔥。山東北面懸崖峭壁,十分險峻,它與寶華山南北相對。每當雨過初晴,諸峰嵐煙縈繞,披霞戴霧,稱為“桂嶺晴嵐”,為桂林八景之一。山北有寶積巖、華景洞、華景塘。華景洞附近曾建有巖光亭、鐵佛寺。洞口朝北,里面是一個寬闊的洞府,據傳宋代蔣卓道人曾隱居在此。他擅長詩文,醫道高明,人稱“詩翁”。洞深5、6丈,平坦敞朗,曲折深幽,可達孔明臺。登臺遠望,前后左右為華景塘、桂湖、漓江、八角塘所拱,四周則觀音、鸚鵡、疊彩、獨秀、騮馬、老人諸山環繞。唐宋時已成游賞勝地,壁間有宋明以來石刻10余件。1979年5月,在寶積巖內發現距今約3萬年前人牙化石兩枚、動物化石和打制石器等。寶積山不僅是旅游勝地,也是文物薈萃之地。
關鍵字: 中山 臥龍山 寶石 廣西 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