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丝袜高跟鞋,东北熟女BBWBBW喷水,中文无码亚洲精品字幕,家庭影院vr大片,999zyz玖玖资源站永久无码

客服電話(hua):400-099-2065

旅游產品分類

河南首頁

當前位置:首頁 > 華中旅游 > 河南旅游 > 河南旅游游記

河南游記

新疆旅行網  時間:11-10  來源:  作者:
一.出發了夜色朦朧,萬家燈火裝點著節日前夕的北京。我打點起行裝,來到西客站,準備奔赴河南,去實現我游歷中州的夢想。河南地處黃河中下游的華中地區,古時屬豫州,居九州之中,向有“中原”、“中州”之稱。春秋戰國時分別為宋、衛、鄭與韓、魏、趙等國的地方,元代開始置省。河南為中華民族的搖籃,中原文化的發祥地,有眾多的文化遺址、名勝古跡和名人故里。兩年前我就萌生了去河南旅游的念頭,拖到今天才得以成行。背包里除了旅行必備的物品之外,還有一大堆的書籍資料,口袋里揣著翠竹的“河南旅游攻略”,筆記本更是不離左右,隨時記錄下旅途的見聞。在候車室找個座位,拿出《大相國寺的傳說》,不一會兒就沉浸在那一個個動人的故事之中。忽聽有人叫我的名字,抬頭,見是位小姐,個子不高,短發,一雙大眼睛忽閃忽閃地透著靈氣,這就是謨謨。事先曾和她通過郵件,決定一同去開封。沒有見過面,告訴她我將背個60升的迷彩軍包,謨謨就憑這個標志認出了我。交談時,發覺謨謨的魄力比我的要大得多了。去鄭州的179次特快開始檢票了,大家分別奔向各自的車廂,約好明早再會。車廂悶熱,我出來吹吹涼風。無意中,見夜空月明星稀。列車在《喜洋洋》的樂聲中緩緩起動,漸漸地,成了一匹在夜幕下飛奔的烈馬。也許是不太適應這么高的速度,坐火車從無不適的我這會兒居然感到有點頭暈。就象是一片云,飄飄蕩蕩的,要到一個自己曾經日思夜想的地方,去追尋心中的明月。離了自家的床我就睡不著覺,臥鋪和硬座車廂之間的門又被鎖上,沒法去找同伴聊天,只好拿些書報來打發漫漫長夜。河南啊,我這就來了,你將怎么迎接我呢?二.在鄭州轉車在臥鋪上下,多少找回一點攀巖的感覺(前段時間為了復習考試,有一個多月沒練了)。清晨起來,廣播里開始向來自全國各地的勞動者致以節日的問候。收拾起背包,到硬座車去找謨謨,竟意外地在相鄰的車廂里看見了一張熟悉的面孔。這位象個菩薩般地坐在靠窗的地方,笑起來眼睛瞇成一條縫,原來是天藍藍的。他上壇子的時間雖晚,但私底下我們都已是老相識了。寒暄中,得知他是因為沒買到直達洛陽的車票,才和同事先坐這趟車到鄭州來。鄭州車站,四周賓館飯店林立。在廣場上走過,從高樓大廈的包圍的縫隙中,可以遠遠地望見二七紀念塔的尖頂。不理會到處拉旅客坐車的人,徑直去買到開封的長途車票。車站鬧哄哄的,謨謨覺得好象又回到了她的老家廣西北海。天意要大家再次同路,下火車時沒有等到天藍藍的,結果又在長途車站見了面,又是坐同一趟車去開封。這是輛帶臥鋪的長途車,乘客們擁擠在狹窄的車廂里,空氣污濁,汽油的氣味不時悄悄地鉆進人的鼻孔。我重溫了在臥鋪上鋪的感覺,半躺半坐的,一不留神腦袋就和車廂頂棚打個招呼,那滋味就象“大寶”的一句廣告詞:“挺舒服的”。三.開封一日“包龍圖打坐在開封府”,裘盛戎先生一曲高歌,聽來令人回腸蕩氣。到開封的第一站,我們就去了位于古城西南隅的包公祠。據記載,包公在汴祠廟舊址因“坊市改易久已無考”,今天的包公祠是1987年新落成的建筑。大門上高懸著紀念包公誕辰一千周年的橫幅,整個祠宇均嚴格按照宋代營造法式修建。包公為官清正,疾惡如仇,史書說他“性峭直,惡吏苛刻”,“立朝剛毅,貴戚宦官為之斂手,聞者皆憚之”,足見他對權貴豪強具有多么大的威懾力。包公關心民之疾苦,主持正義,為百姓做了許多好事。“人以包拯笑比黃河清,童稚婦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汴京百姓交口稱頌“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在百姓眼里,他是“包青天”,但對于那些貪官污吏和坑害百姓之徒,他就是地府閻羅。包公五十九歲時從龍圖閣直學士權知開封府,歷時僅一年有余,在其前后知開封的名人中還有歐陽修、寇準、范仲淹等,皆有善名,包公一生任職也并不只在開封一地。但后世之所以在開封單獨建祠紀念包公,并且只紀念包公知開封時的功績,是因為僅此一項即可概括和代表包公在其他任上的所作所為,別的開封知府的政績也都無出其右。游過祠堂,出庭院東門,信步來到包公湖畔。湖面上,幾艘輕舟小艇正凌波游弋,宋代的開封府衙就靜靜地躺在這汪湖水下面。徐徐行來,頗覺神清氣爽。湖水雖無言,煙波浩淼之中仿佛也透出一股凜然正氣。包公早已跨鶴西歸,但他的精神卻能永昭后世。古人云:“詩言志,歌詠言”,今人能看到的唯一一首包公的五言詩,當可感受它詩如其人:“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秀干終成棟,精鋼不作鉤;倉充鼠雀喜,草盡狐兔愁;史冊有遺訓,無貽來者羞。”告別包公祠,輾轉來尋大相國寺。馬道街兩旁商賈云集,店鋪鱗次櫛比,穿行其間就象在逛北京的大柵欄。相國寺前車馬喧囂,我根本就無法給寺院的牌樓式山門拍上一張完整的照片。拍不了就不拍吧,反正真正的山門也在離開封五六百里之外的潼關,只是感嘆商品經濟的大潮波濤洶涌,坐落在商業區內的大相國寺也難保清凈。讀過有關相國寺的傳說,我知道寺前舊有信陵公子亭,李世民曾經梁苑驚夢,“趙匡胤賣包子—御駕親征(蒸)”,方丈友仁率眾抗敵,不可一世的慈禧在青年僧人智清面前碰了一鼻子灰。早已傾慕于“相藍十絕”,一心想瞻仰吳道子畫的文殊維摩,楊惠之塑的五百羅漢,還有李邕親書的石碑,魯智深拔過垂楊柳的菜園。然而千余年來的兵燹、火災和水患,使寺院屢經興廢,這些珍寶古跡大多魂歸天國,湮沒無存,只有千手千眼觀音像和“相國霜鐘”劫后余生。謨謨在鐘鼓樓前探頭探腦,欲進不進的,樣子挺有趣。大殿內供著三世佛,后壁的羅漢山正中有海島觀音。清風吹過,見觀音的披風輕輕飄動,不禁驚詫,莫非觀音顯靈?雖無緣于“吳帶生風”,眼前這觀音衣袂翩然,也頗具仙姿。素齋堂內,胖胖的僧人言語間流露出對當年主持豫政的馮玉祥毀佛逐僧的不滿;大雄殿前,與世無爭的老和尚因一悍婦無理撒潑而險些被毆。出了相國寺,坐車前往龍亭公園,途中經過宋都御街。這條根據《東京夢華錄》、《清明上河圖》和宋代營造法式而精心設計的仿古街道倒也真古色古香,只是沿街門面裝了些宋代不會有的茶色玻璃和室外空調。龍亭頗巍峨,宋宮遺石為宋代花石綱遺物,見證了開封自宋元明清以來的滄桑巨變。臺階中央的云龍石雕已模糊不清,階前有民間花轎表演,吹吹打打的,引來不少人駐足觀看,按捺不住好奇心的婦女兒童紛紛坐進轎子,過上一把小癮。鐵塔在開封東北隅,與龍亭遙相呼應。大殿內,接引佛的金身已被游人投擲的硬幣弄得傷痕累累,大概是誰能讓硬幣落在佛的手中,誰就會交上好運。沿著狹窄黑暗的樓梯,手腳并用地爬上55米高的鐵塔,我也和別人一道去摸摸墻上的琉璃如來。一.出發了夜色朦朧,萬家燈火裝點著節日前夕的北京。我打點起行裝,來到西客站,準備奔赴河南,去實現我游歷中州的夢想。河南地處黃河中下游的華中地區,古時屬豫州,居九州之中,向有“中原”、“中州”之稱。春秋戰國時分別為宋、衛、鄭與韓、魏、趙等國的地方,元代開始置省。河南為中華民族的搖籃,中原文化的發祥地,有眾多的文化遺址、名勝古跡和名人故里。兩年前我就萌生了去河南旅游的念頭,拖到今天才得以成行。背包里除了旅行必備的物品之外,還有一大堆的書籍資料,口袋里揣著翠竹的“河南旅游攻略”,筆記本更是不離左右,隨時記錄下旅途的見聞。在候車室找個座位,拿出《大相國寺的傳說》,不一會兒就沉浸在那一個個動人的故事之中。忽聽有人叫我的名字,抬頭,見是位小姐,個子不高,短發,一雙大眼睛忽閃忽閃地透著靈氣,這就是謨謨。事先曾和她通過郵件,決定一同去開封。沒有見過面,告訴她我將背個60升的迷彩軍包,謨謨就憑這個標志認出了我。交談時,發覺謨謨的魄力比我的要大得多了。去鄭州的179次特快開始檢票了,大家分別奔向各自的車廂,約好明早再會。車廂悶熱,我出來吹吹涼風。無意中,見夜空月明星稀。列車在《喜洋洋》的樂聲中緩緩起動,漸漸地,成了一匹在夜幕下飛奔的烈馬。也許是不太適應這么高的速度,坐火車從無不適的我這會兒居然感到有點頭暈。就象是一片云,飄飄蕩蕩的,要到一個自己曾經日思夜想的地方,去追尋心中的明月。離了自家的床我就睡不著覺,臥鋪和硬座車廂之間的門又被鎖上,沒法去找同伴聊天,只好拿些書報來打發漫漫長夜。河南啊,我這就來了,你將怎么迎接我呢?二.在鄭州轉車在臥鋪上下,多少找回一點攀巖的感覺(前段時間為了復習考試,有一個多月沒練了)。清晨起來,廣播里開始向來自全國各地的勞動者致以節日的問候。收拾起背包,到硬座車去找謨謨,竟意外地在相鄰的車廂里看見了一張熟悉的面孔。這位象個菩薩般地坐在靠窗的地方,笑起來眼睛瞇成一條縫,原來是天藍藍的。他上壇子的時間雖晚,但私底下我們都已是老相識了。寒暄中,得知他是因為沒買到直達洛陽的車票,才和同事先坐這趟車到鄭州來。鄭州車站,四周賓館飯店林立。在廣場上走過,從高樓大廈的包圍的縫隙中,可以遠遠地望見二七紀念塔的尖頂。不理會到處拉旅客坐車的人,徑直去買到開封的長途車票。車站鬧哄哄的,謨謨覺得好象又回到了她的老家廣西北海。天意要大家再次同路,下火車時沒有等到天藍藍的,結果又在長途車站見了面,又是坐同一趟車去開封。這是輛帶臥鋪的長途車,乘客們擁擠在狹窄的車廂里,空氣污濁,汽油的氣味不時悄悄地鉆進人的鼻孔。我重溫了在臥鋪上鋪的感覺,半躺半坐的,一不留神腦袋就和車廂頂棚打個招呼,那滋味就象“大寶”的一句廣告詞:“挺舒服的”。三.開封一日“包龍圖打坐在開封府”,裘盛戎先生一曲高歌,聽來令人回腸蕩氣。到開封的第一站,我們就去了位于古城西南隅的包公祠。據記載,包公在汴祠廟舊址因“坊市改易久已無考”,今天的包公祠是1987年新落成的建筑。大門上高懸著紀念包公誕辰一千周年的橫幅,整個祠宇均嚴格按照宋代營造法式修建。包公為官清正,疾惡如仇,史書說他“性峭直,惡吏苛刻”,“立朝剛毅,貴戚宦官為之斂手,聞者皆憚之”,足見他對權貴豪強具有多么大的威懾力。包公關心民之疾苦,主持正義,為百姓做了許多好事。“人以包拯笑比黃河清,童稚婦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汴京百姓交口稱頌“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在百姓眼里,他是“包青天”,但對于那些貪官污吏和坑害百姓之徒,他就是地府閻羅。包公五十九歲時從龍圖閣直學士權知開封府,歷時僅一年有余,在其前后知開封的名人中還有歐陽修、寇準、范仲淹等,皆有善名,包公一生任職也并不只在開封一地。但后世之所以在開封單獨建祠紀念包公,并且只紀念包公知開封時的功績,是因為僅此一項即可概括和代表包公在其他任上的所作所為,別的開封知府的政績也都無出其右。游過祠堂,出庭院東門,信步來到包公湖畔。湖面上,幾艘輕舟小艇正凌波游弋,宋代的開封府衙就靜靜地躺在這汪湖水下面。徐徐行來,頗覺神清氣爽。湖水雖無言,煙波浩淼之中仿佛也透出一股凜然正氣。包公早已跨鶴西歸,但他的精神卻能永昭后世。古人云:“詩言志,歌詠言”,今人能看到的唯一一首包公的五言詩,當可感受它詩如其人:“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秀干終成棟,精鋼不作鉤;倉充鼠雀喜,草盡狐兔愁;史冊有遺訓,無貽來者羞。”告別包公祠,輾轉來尋大相國寺。馬道街兩旁商賈云集,店鋪鱗次櫛比,穿行其間就象在逛北京的大柵欄。相國寺前車馬喧囂,我根本就無法給寺院的牌樓式山門拍上一張完整的照片。拍不了就不拍吧,反正真正的山門也在離開封五六百里之外的潼關,只是感嘆商品經濟的大潮波濤洶涌,坐落在商業區內的大相國寺也難保清凈。讀過有關相國寺的傳說,我知道寺前舊有信陵公子亭,李世民曾經梁苑驚夢,“趙匡胤賣包子—御駕親征(蒸)”,方丈友仁率眾抗敵,不可一世的慈禧在青年僧人智清面前碰了一鼻子灰。早已傾慕于“相藍十絕”,一心想瞻仰吳道子畫的文殊維摩,楊惠之塑的五百羅漢,還有李邕親書的石碑,魯智深拔過垂楊柳的菜園。然而千余年來的兵燹、火災和水患,使寺院屢經興廢,這些珍寶古跡大多魂歸天國,湮沒無存,只有千手千眼觀音像和“相國霜鐘”劫后余生。謨謨在鐘鼓樓前探頭探腦,欲進不進的,樣子挺有趣。大殿內供著三世佛,后壁的羅漢山正中有海島觀音。清風吹過,見觀音的披風輕輕飄動,不禁驚詫,莫非觀音顯靈?雖無緣于“吳帶生風”,眼前這觀音衣袂翩然,也頗具仙姿。素齋堂內,胖胖的僧人言語間流露出對當年主持豫政的馮玉祥毀佛逐僧的不滿;大雄殿前,與世無爭的老和尚因一悍婦無理撒潑而險些被毆。出了相國寺,坐車前往龍亭公園,途中經過宋都御街。這條根據《東京夢華錄》、《清明上河圖》和宋代營造法式而精心設計的仿古街道倒也真古色古香,只是沿街門面裝了些宋代不會有的茶色玻璃和室外空調。龍亭頗巍峨,宋宮遺石為宋代花石綱遺物,見證了開封自宋元明清以來的滄桑巨變。臺階中央的云龍石雕已模糊不清,階前有民間花轎表演,吹吹打打的,引來不少人駐足觀看,按捺不住好奇心的婦女兒童紛紛坐進轎子,過上一把小癮。鐵塔在開封東北隅,與龍亭遙相呼應。大殿內,接引佛的金身已被游人投擲的硬幣弄得傷痕累累,大概是誰能讓硬幣落在佛的手中,誰就會交上好運。沿著狹窄黑暗的樓梯,手腳并用地爬上55米高的鐵塔,我也和別人一道去摸摸墻上的琉璃如來。楊家將的故事深入人心,位于開封西北隅的天波楊府為紀念楊家將的仿古園林公園。天波門象座小型的城門,四個銅鑄的武士持槍肅立。楊家一門忠烈,前仆后繼,保衛了國家的安全穩定,維護了民族的獨立尊嚴。“孝嚴祠”內,楊老令公與佘太君居中端坐,楊氏子孫中之佼佼者分侍左右。彩塑金裝,各具神韻,觀之令人肅然起敬。楊府南面與龍亭公園內的楊家湖相連,與楊湖隔著一條甬道的是潘湖。傳說,兩個湖的下面分別是楊繼業和潘仁美的府第,楊忠潘奸,湖中之水也清濁各異。傳說畢竟不是正史,歷史上的潘美不是佞臣,他雖然確實對楊業之死負有重大責任,但并非如傳說中所言是有意陷害,并且他對遼作戰英勇,也是一員虎將。在龍亭走上一走,可以看見兩個湖中的水都是一樣顏色,兩個府第的主人也都是值得尊敬的英雄。不過傳說也反映了人們對忠奸的態度和感情,楊家將的故事在今天仍不失其現實意義。這天波府,這潘楊湖,在我看來就是一座座紀念碑,人們在此緬懷先烈,忠奸善惡自然分明。離開楊府,坐上小巴,遠遠地望一望清明上河苑的大門,跟售票員聊一聊翰園碑林的雕像,再過一過宋都御街,最后在四面鐘下車。揮別同行的朋友,找好住處,出來到食客擁擠的第一樓嘗一嘗開封的名吃小籠包子,然后拖著疲憊的身軀走過嘈雜紛亂,烏煙瘴氣的鼓樓夜市,回到客房美美地洗上一個熱水澡,在河南的第一個夜晚感覺還是“挺舒服的”。四.會館,翠竹,回鄭州去過北京白云觀或讀過《射雕英雄傳》的人,想必都知道邱處機的大名。到開封的第二天,辦過離店手續,我便去拜訪了為紀念他的師傅王重陽而修建的延慶觀。王重陽操儒、道、釋三方思想,創立全真教,與南方的正一教形成道教兩大門派。他的高徒,著名的“全真七子”中年齡最小的邱處機為道教長春派創始人,頗受元朝皇帝的禮遇。觀內的玉皇閣,既具元代建筑風格,又有明朝修補痕跡,我甚驚奇于它那獨特的造型。旁邊一位老者熱情地向我介紹延慶觀的歷史,又令我為開封人民的樸實敦厚而感動。原本以為,開封山陜甘會館是個深居陋巷的小家碧玉,誰知當真站到她的面前時,卻發現她是如此地具備大家風范。昔日作為古城商業中心的輝煌雖一去不返,但其它會館建筑卻仍難以望其項背,八十年代中期的全面整修,又令她越發光彩照人。臨街照壁前,李商隱的《詠史》詩“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在時時提醒著人們,莫忘先輩創業的艱苦,不可恣意揮霍,敗了家業。進翼門,竟意外地在前院一角看見了翠竹,當然不是網上的竹兄,是真正的竹子。幾平米的地方,點綴著這樣一簇青綠,夾雜著些須淡黃,雖不夠青翠欲滴,卻也別有情趣。忽聽得半空傳過一陣清脆的鈴聲,原來是鼓樓檐角的風鈴在風中唱歌。穿過垂花門,想象著當年會館內戲曲演出的盛況,品味過石雕彩繪故事的意境,拜謁了“大義參天”“威震華夏”的關壯繆(會館是座完整的關帝廟,大殿內供有關公座像),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循著不絕于耳的絲竹之聲來到東跨院,見這里正有一群票友在自娛自樂。銅錘的廉頗剛剛因“爭不出不平氣”而心中不爽,老生的薛保接著為“小東人下學歸”懶得讀書而慨嘆,又叫過在廊下練身段的青衣和他一起《三娘教子》,唱得有滋有味,有板有眼。在豫劇的故鄉見到這樣一群京劇愛好者,真令我這來自北京的門外漢倍感親切,不由得也要去找一找我那遠游未歸的嗓子。走在開封街頭,看見敞蓬的喜慶專車穿行于車流之中。奔博物館,在當年發生過“9.18”大案的地方投下匆匆一瞥。到禹王臺,瞻仰了辛亥革命十一烈士墓。流連于“三賢祠”內想附庸風雅,駐足在師曠像前聽流水琴音。早知道大禹治水“功存河洛”,才曉得林則徐禁煙之后也曾在開封制服黃魔。愁腸百轉地尋到繁塔,就好象站在名敦實粗壯的豫州漢子面前自感卑微。看不懂虔誠的老嫗在紙上寫著哪國天書,只覺得隨處可見的“到此一游”造孽匪淺。別了,開封,坐著慢騰騰的617次在將近傍晚的時候回到鄭州。省會的氣魄的確非小城開封能比,可在這繁華喧囂之中卻也少了份醇厚的人情。維修中的二七雙塔幾乎淹沒于賓館商廈的汪洋大海,鮮紅的“中國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倒計時牌在提醒著人們又一個值得載入史冊的時刻即將到來。早就聽說鄭州車站有點兒意思,一直無緣領教。結果在從廣場去招待所的途中,一次又一次地有人湊上來問我看不看錄像。問的人多數是婦女,那神情就象中關村街頭賣盜版光盤的游民。至于錄像的內容嘛,呵呵,反正“都是好片子”,誰知道呢。五.鄭州—洛陽從睡夢中醒來,發現城市正沐浴著一場春雨。我在雨中出門,到商代遺址和城隍廟去尋幽訪古。雨中的商城靜謐,安詳,除我之外沒有其他的游人。這里曾經是商王朝的重要都邑,幾千年過去,留下的只有累累的黃土。我沿著彎曲的小徑行走,用耳去聽,用心去感受,仿佛正在走入歷史,去追尋先人創造的燦爛文明。鄭州的城隍是漢朝的紀信,他為救主而獻身,明朝時將他封為城隍。廟內天井甬道兩側有石雕十二生肖,形象猥瑣,后寢宮布置成明代縣衙樣式,氣氛森嚴。黃河東去,六十一年前那次駭人聽聞的決堤事件,讓位于鄭州市北郊黃河南岸的花園口從此聞名于世。1938年6月,侵占開封的日軍逼近鄭州,意圖圍攻武漢。國民黨政府為阻止日軍西進,炸開了黃河花園口大堤,企圖以水代兵。日軍雖被迫放棄對鄭州的進攻,但洶涌而來的黃水卻也奪去了89萬名中國百姓的生命。今天的花園口,已成為鄭州市郊旅游踏青和休閑觀光的所在。風停雨歇之后,我來到這里,見眼前的黃河波瀾不興。在這發生過空前浩劫的地方,我沒有想象中的激動,心就象這黃河一樣地平靜。行走在一望無際的黃河灘上,雙腳粘滿了淤泥,差點摔倒在地。但我明白,自己用不著驚慌,再也不必為躲避肆虐的黃水而拼命奔逃。將軍壩上,鎮河鐵犀目視黃河,身上銹跡斑斑。“填御提防,波濤永息,安若泰山,固如磐石”,鐵犀牛沒能如它的鑄造者所愿鎮住黃河水患,五百五十多年的風霜雨雪,倒是讓它成了歷史的見證。此刻,它正靜靜地蹲坐在那里,用它的無言告訴每一位游客,花園口曾經上演過一場怎樣的人間悲劇,也時刻警醒著后人,居安者莫忘思危。夕陽西下的時候,我坐上西去的列車離開了鄭州,沿途景色好似黃土高原,不時可見一孔一孔的窯洞點綴其間(可能是磚窯)。到了洛陽,住進車站地區唯一的一座高層建筑—洛陽大廈。安頓好行李,出門去修理我那一頭的亂發。走過幾家發廊,那若明若暗的燈光和“泰式按摩”之類的招牌令我不敢光顧,最后走進一家看上去非常普通的小店。盡管價格比北京貴了一倍,可服務態度還好,我也就權且當他一回“冤大頭”。洗頭時,小姐的長指甲就象一把把鋒利的小刀,劃得我呲牙咧嘴,不得不開口求饒。小姐理發滿認真,不時還和我聊上兩句。只是正在理著的時候,進來了幾位先生,不理發,卻要到里間屋“看看環境”,(那里面好象是有做美容用的躺椅什么的),看過之后似乎不滿意,搖搖頭走了。我有點兒想笑,這幾位真是有趣,呵呵,真的。六.龍門石窟和關林傳說,古時候在洛陽城南二十多里的地方,有座東西走向的青石山。山南邊淫雨連天,積水成災。一天,住在山北的放羊娃得到山神的啟示。農歷二月初二的時候,神在他夢中發問:“龍門開不開?”放羊娃應聲答道:“開!”這一聲答得響亮,遠近的高山都連聲回應:“開!開!開!”只聽得一聲巨響,天昏地暗,緊跟著就是一場暴風驟雨。雨過天晴,青石山裂開一道口子,山南的積水似一條長龍狂奔而下,山口兩邊的峭壁上布滿了石窟佛像。這些石窟佛像,是因為民消災而被玉皇大帝壓在山下的老黃龍父女倆造出來的。山開之后,龍飛升天。后來,當地百姓就把青石山改稱龍門山,而那些石窟,就是舉世聞名的龍門石窟了。早就神往于這座藝術寶庫,工具書讓我了解了她的歷史,民間傳說更增添了她的美麗。記得那年,在嚴寒中游覽山西大同。站在云岡石窟的對面,我只覺得朦朦朧朧似在夢中。四年后,春暖花開的季節,我又來到洛陽的龍門石窟。汽車停在伊河東岸,那讓我魂牽夢繞的地方正與我隔河相望,山崖上的洞窟密如蜂巢,綿延千米。兩山相對,望之若闕,伊河水流經其間,似一條玉帶,龍門橋橫跨東西,如長虹臥波。先游過龍門東山的名勝,再從南面的橋上過河,穿過軍人站崗的大門,有生以來我便第一次走進了龍門石窟。看上去,她確實是比云岡石窟差得遠了,她遠沒有云岡石窟那么宏大的氣勢。那種粗獷威嚴,雄健豪放的風格,在這里已經逐漸趨于活潑、清秀和溫和。從前造像的薄衣貼體,在這里則成了褒衣博帶。鮮卑皇室入主中原之后推行的漢化改制,也使這些石窟造像失去了從前游牧民族的特征,逐漸成為完全漢族的世俗藝術,生活氣息更加濃厚。但石窟造像的世俗化只是令她和尋常百姓更加接近,昔日的雄風依然未減,并沒有變得孱弱不堪。游龍門,我尤其留意那些力士造像。雖說他們當中不少已是缺頭少臉,可在那緊閉的雙唇和鼓脹的肌肉后面,我看到了一個個不屈的靈魂,不禁由衷地贊嘆:“壯哉力士!”奉先寺,龍門石窟的代表,提起龍門石窟,首先想到的就是這里的盧舍那大佛。傳說,這尊大佛是按照武則天的模樣雕刻出來的,后人可以從中窺見當年“大周圣神皇帝”的真容。書中言道,盧舍那大佛“眉若新月,雙目含情,笑意微露,慈祥外溢”,其實用它來形容云岡石窟的那尊釋迦牟尼露天坐像也許更為恰當。但是,我也確實被盧舍那大佛打動了。不知為什么,從我站到她面前的那一刻起,我就覺得,她活了。她在呼吸,她哪里是冰冷的石像,分明是個活生生的人。或許真的如書中所說,“她那智慧的的眼睛,稍向下俯視,目光恰恰和禮佛者的仰視目光交匯,可以引起人們感情上的振顫”。一千多年了,她一直坐在那里,紋絲不動,可她仿佛又隨時都會站立起來。她的臉上,是一副高傲的神情,想必當年君臨天下,不可一世的武則天,就是這般的威儀。我久久地凝視著她,心里在問:“是你嗎?”她好象看透了我的心思,但又對我不屑一顧。是啊,她不需要證明自己,她在那兒,這就足夠了。一步三回頭地離開龍門石窟,汽車又載著我到了關林。從車站到關林廟要步行一公里的路程,心急的我走了一身的大汗。步入關林,只見殿宇輝煌,碑碣林立,古柏參天,氣勢浩然。三重殿堂內,關公或著帝王冠服,或穿武將鎧甲,或怒視東南,鳳目圓睜,或夜讀春秋,手不釋卷,都是寶像莊嚴,令人景仰。三殿之后,便是埋葬著關公首級的陵寢,墓冢巍峨,墓前香火不斷。墳墓不會說話,可在關公墓前卻并非不能得到任何啟示。關公生前,只是個候爵,也是血肉之軀,但死后卻被一步一步地神化,最終冠以帝號,倍受后世尊崇。中國人對關公的崇拜,其核心無非是“忠義”二字。封建統治者要倡導關羽的“忠”,于是就大力宣揚他對劉備的赤膽忠心,至死不渝。而民間下層則把關公作為江湖義氣的表率,推崇他的“義”,正所謂“大義秉乾坤,精忠貫日月”。曾記得,電視劇《三國演義》中關公的扮演者說過,我們今天應該學習的就是關公忠義的精神。這“忠義”,當然不是胡傳魁的“忠義救國軍”所偽托的“忠義”。剔除其中的封建糟粕,今天,關公的忠義精神又何嘗不是我們所需要,又何嘗不值得我們認真學習和仿效呢。七.朋友,我感謝你們!回城,住進洛陽市復員退伍軍人轉運站。當晚因大意而被盜,竊賊得手即迅速逃離,我發現后已是追之不及。婁阿鼠幾乎竊走了我全部的盤纏,我身上只剩下不足10元的現金,簡直與露宿街頭的乞丐無異。次日上午,軍轉站從財務中支出了100元,給我做回京的路費。百感交集的時候,我想到了洛陽的時間兄。離京前我曾和他有過聯系,來洛陽原本不想給他添麻煩,但此刻我實在不甘心就這么夾著尾巴灰溜溜地回去,于是決定去找時間求援。我只知道他的信箱,能否聯系上沒有把握,可這是我最后一線希望,我已經沒有別的選擇了。通過洛陽電信局上網,我一邊給時間兄發信,一邊在壇子里發出“direnjie緊急求援”的呼聲。大約兩個小時后,得到了廣州翠竹兄的回應,告訴我時間的呼機。救命的稻草來了,我激動得差點兒蹦起來。用電話和時間兄接上了頭,回來馬上和電信局結帳。負責顧客上網的小姐對我這落難之人傾力相助,雷鋒活著也不過如此了。握別的時候,小姐臉上那燦爛的笑容令我至今難忘。坐車趕到洛陽市郊,時間兄騎個大摩托,滿臉堆笑地來迎接。雖是初次見面,彼此卻一見如故。從他那里,我得到了足夠今后幾天的路費。因要趕回城的末班車,我不能久留,與時間兄這匆匆一晤只有短短的一個多小時。歸途中又在電信局下車,用長途電話通知在北京的海光幫我掛失銀行取款卡(我的工行atm卡也一同被盜)。在火車站退掉回京的車票,我沒能趕上去少林寺的末班汽車,就在長途車站招待所地下室簡陋的鋪位上過了一夜。今天,我真正知道了,什么叫朋友。海光是老相識了,翠竹兄還只是在網上神交,電信局的小姐,古道熱腸的時間,也不知今后能否再見。不幸的事永遠成為了過去,對朋友,我只想說,我感謝你們!八.夜宿少林晨曦微露,我坐上了去登封的頭班汽車。沒有回京,河南之旅仍在繼續。我依然是我,但已不是昨天的我。也許命中注定有此一劫,也許這是嵩岳之神在考驗我的誠心,也許,這就是生活。汽車在鄉間公路上行駛,田野里飄蕩著淡淡的晨霧。迎面,我看見一輪金色的朝陽正冉冉升空。昨夜未眠,“乘暈寧”的藥勁上來,我斜靠著車窗昏昏睡去。正在夢中與周公相會,司機卻把我推醒,叫我勿睡。我納悶,又不是我來開車,為什么不讓我睡覺?司機沒有正面回答,只反問我一句:“聽明白沒?”聲調雖低,但卻字字清晰。我恍然大悟,不由發自內心地說了聲;“謝謝!”這一天去了六個地方。觀星臺院落幽靜,周公測景,郭守敬觀星,從此奠定中國天文學之基業。臺東壁日軍炮擊留下的彈坑,又讓我想起蘆溝橋畔宛平城上同樣的傷痕。中岳廟峻極嵩高,林木蔭森,鎮庫鐵人威武雄壯,兩廊彩塑中,包拯、海瑞、關羽、岳飛均是仙班有名。嵩陽書院內,“大將軍”得意忘形笑歪了身體,“二將軍”憤憤不平氣炸了肺腑。嵩岳寺塔挺拔雄偉,法王寺彩繪陰曹氣氛恐怖。開“摩的”的小伙子出爾反爾,我生平第一次這樣執著地為節省兩塊錢而耗費唇舌。下午三點多鐘,我到了千年古剎少林寺。八十年代,一部功夫片使少林名揚四海,我也曾在其后蓬勃興起的少林熱潮中習武健身。雖因天資愚鈍,終未成器,但對那“禪宗祖庭,大乘勝地”卻一直心向往之。在我的心目中,少林寺應該規模宏大,氣勢雄偉。然而當夙愿得償時,我所見到的少林寺卻比想象當中的小了許多。山門內游人進出不斷,根本找不到電影里的那種清幽。錘譜堂泥塑未見精彩,碑廊庭院內又有翠竹掩映。我伸著脖子去給那御書碑上草書的“世民”二字拍照,又借過別人的兵器耍幾個刀花。“觀音殿”里僧人練武的壁畫還在,被覺遠們踏出腳窩的“西方圣人殿”卻因正在維修而不能進入。“立雪亭”懸匾“雪印心殊”,當年少林二祖慧可為求達摩傳法,立雪斷臂亦在所不惜。我游少林,深為慧可這種執著追求真理的精神所感動。來少林不可不游塔林。長眠在這里的,有寺院歷代的方丈、住持和首座,也有曾經抗擊倭寇,戍守邊疆的功臣。他們生前于國于寺均是有大貢獻者,圓寂之后英魂不滅,仍在這里護佑著少林。游塔林就象是讀了一部濃縮的少林寺歷史,穿行在靈塔間仿佛可以和高僧們對話,聽他們講述少林千百年來的碌碌風塵。只是可惜,逝者沒有得到后人應有的尊重,不時有人攀上石塔,或洋洋得意,或假做虔誠。相機快門將他們定格,真想問問他們是否知道什么叫造孽。離了塔林,又游過十方禪院,看過環幕電影。尋一家小飯館填飽肚子,悠哉游哉地出了景區,住進塔溝武校賓館。向前臺值班的趙小姐痛陳自己丟錢的歷史,告訴她那個黑心賊連我的身份證也席卷而去,我是和朋友借錢繼續旅行云云。好心的趙小姐見我說得“可憐”,破例讓我住下,我又一次為河南人民的熱情所感動。晚間在客房,聽得外面武校操場上人聲喧嚷,“稍息,立正,左右轉,起立,坐下”,喊號聲此起彼伏。憑窗俯瞰,見操場上黑壓壓地坐滿了武校學生,好象是在搞什么集體活動。來少林沒有見到真正的武僧,今晚的住處有這么多練武之人,好奇心驅使我忍不住下樓要看個究竟。一問才知,今晚武校要給學生放電影,開演前各班輪流點名。校長好厲害,對點名情況不滿意,把所有的教練員都叫到辦公室去訓話,在人群中引起不小的騷動。我身旁有位瑞士游客,我可以和她用簡單的英語攀談。這位第一次來中國的女士,頗不解這些有家的孩子們此時為何不和父母在一起,而是在這里聚集一堂,“他們長大后是不是都要去當兵?”怎么跟她解釋呢,我這點洋涇浜英語真不足以讓她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我只能告訴她,也許只有她在中國多待上些日子,她才能找到問題的答案。九.三皇寨和白馬寺還在犯懶的時候,樓下,已經吹起了嘹亮的起床號。離了賓館,在操場上走過,看見一片熱火朝天。武校的學生們,或在抻筋壓腿,或練棍棒刀槍,再不就穿起護具,拳來腳往一場對練。誰能料定,這些今天的孩子當中,明天就不會再出個李連杰、李小龍呢。坐嵩楊索道上了缽盂峰,看過慧可當年養傷修行的二祖庵,向西直奔三皇寨森林公園。這是河南之行唯一的一處自然風景區。小路在山谷中迂回盤旋,上上下下,可累。林中鳥兒啁喳,清風徐來,耳畔又聽得潺潺溪水之聲,好不愜意。“猴子觀海”下面,有大片的天然巖壁,山高萬仞,氣勢輝宏。懸空棧道建在巖壁之上,下臨深淵,夠險!有的地方山石很脆,輕輕掰下一塊,用手一捻即成粉末,原來我的指上功夫也是不淺。山中游人不多,不知什么時候就能聽見遠處山道上傳來一聲狂嘯。一座吊橋建在兩山之間,顫顫巍巍地走過去,心里默念這橋可千萬不要象重慶綦江虹橋那樣突然垮塌。“一線天”、“石門”、“仙人洞”、“懸天洞”、“憑欄遠眺”,為抄個近道,還捎帶練了練攀巖。口渴(溪水只在進山后不長的一段路上才有),氣喘,連日勞頓,沒有好好休息,我的腿發軟。向游人詢問離三皇寨還有多遠,回答這里就是,原來我已經到了。可這公園主景的風光卻遠不及沿途美麗,幾戶農家,幾間破廟,黃泥塑就的“天、地、人”三皇均已干裂。我給“盤古洞”中的盤古老祖點上三柱香,口袋里的銀子有限,我寧肯忍受饑渴和農家的冷嘲熱諷,也不去買他們的礦泉。過“南天門”,登“天梯”,“全真洞”、“金闕云宮”、“聚仙洞”,大概除我之外再也不會有別的游人。出了三皇寨景區,坐上三輪摩托,一路顛簸著上了公路。輾轉換車,回到少林寺,又坐上去往洛陽的班車到了“釋源祖庭”。白馬寺緊鄰公路,門前有商業市場,環境雜亂。公路上正在施工,風吹過,卷起的塵土就進了山門。門前的石雕被污水包圍,白馬低頭無語,心中似有無限悲傷。寺內環境倒還不錯,我拜謁了攝摩滕、竺法蘭的陵墓,瞻仰了居士們捐資雕刻的玉佛。“六祖殿”內,又一次目睹少林禪宗一到六祖的風采,“清涼臺”上,漂亮的小沙彌微笑著看信徒們叩頭焚香,其中似有無限天機。佛前一副對聯“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門廣大不渡無緣之人”頗具禪意,沒有慧根還真是難成正果。轉了這么多座寺廟,從未聽到過晨鐘暮鼓,在白馬寺終于有緣得聞“釋源鼓音”,“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這鼓聲渾厚沉重,雖非驚天動地,卻頗能振聾發聵,仿佛陣前敲響的戰鼓,催人奮進。原來,這里也并不只有古佛青燈。十.洛陽古墓博物館、含嘉倉和王城公園傍晚回到市里,住進長途車站的賓館。對接待小姐申明身份證被盜,小姐說沒有身份證不能和人同住,我正不想和人同住。“北邙山頭少閑土,盡是洛陽人舊墓”。一夜無話,清晨辭別店家,我乘車來到邙山鄉洛陽古墓博物館。這里,四周都是農田,公路上來往車輛不多,顯得頗為寧靜。一條大道徑直伸向博物館的大門,空氣中飄蕩著牛糞的氣味。博物館的建筑都是仿古樣式,館名是我國著名考古學家夏鼐的手跡。邙山風景秀麗,于是就成了古時候皇族權貴競相營造塋墓的“風水寶地”。地宮內,有搬遷復原的二十二座陵墓,上自兩漢,下到北宋。陵墓的主人生前都不是尋常百姓,想必當年都曾經顯赫一時。然而今天,昔日的富貴榮華都已化作過眼云煙,留下的只有這一座座清冷的墓穴。我細細地看來,不由想起了《紅樓夢》里的《好了歌》:“世人都曉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回洛陽,再到關林,在關公墓前燒上三柱“平安香”。含嘉倉尋而未見,又去了王城公園略轉上一轉,我在河南的游覽便告結束。要走了,不覺有點惆悵。也許不會來河南了,也許,還會再來。河南啊,你真是叫我又愛又恨,盼望了兩年的河南之行究竟給我留下了什么呢……十一.回家了登上532次列車,我與河南說再見了。五天前,我差點兒就坐著這趟車,在遺憾中離開洛陽。今天是5月8日,諧音“我發”,在洛陽城里,我看到好幾家人在辦喜事,關林附近一座酒樓門口,迎親的鞭炮放了個痛快。但我也忘不了,同樣是在關林附近,一個盲人乞丐在拉著胡琴,唱那首《流浪歌》:“流浪的腳步走遍天涯,沒有一個家。”這歌,我已先后聽過三個盲乞在唱,他們歌唱的水平雖不一,但其聲都甚慘。我更忘不了,還是在這一天,在遙遠的歐洲,三個中國人被美利堅合眾國的導彈奪去了寶貴的生命。列車在奔馳,車廂里的大部分座位都被去北京的旅行團占去。我的票沒有座號,只能在別人走開時見縫插針坐上一會兒。到處都擠滿了人,幾乎沒有立錐之地。有的人坐在過道上,有的人干脆鋪上報紙,鉆到座位底下睡起了“臥鋪”。打不到開水,車上賣的橙子又酸又苦。我真有點兒想家了。車過邢臺,東方悄然升起一線曙光,又一個夜晚過去,新的一天在列車上開始。帶著對中原大地的眷戀,也帶著遺憾和痛苦,北京,我的家,我回來了!
關鍵字: 萬家燈火 中華民族 北京 發祥地 西客站
上一篇:游白馬寺
下一篇:洛陽龍門石窟游記
在線評論

  驗證碼:驗證碼    匿名發表

聯系我們
  • 新疆中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

  • 0991-267100018999981856
  • 0991-231032518999832796
  • 18099695348
  • E-mail:tour@8tdc.com.cn
  • 地址:烏魯(lu)木齊(qi)市沙(sha)依巴克區伊(yi)寧路89號新豐大(da)廈A座(zuo)7樓(lou)
酒店住宿所有酒店

五星級四星級三星級二星級經濟型

林州賓館

林州賓館

已有 395 人關注
山陽賓館

山陽賓館

已有 243 人關注
友誼賓館

友誼賓館

已有 433 人關注
美食餐飲所有美食

李記紅燜羊肉

黃家包子宴

以包子為主

第一樓包子宴

開封第一樓小籠灌湯包子源于我國

時尚小牛排

時尚小排牛作為一家中西餐廳,始終
河南游記所有游記

盧家大屋街拍澳門

“澳門歷史城區”列入《世界遺產

六朝古都的完美殿

龍亭,其實,這不是亭,而是建筑在一座

尋找開封的歷史足

最近,似乎是對古城上了癮。又或者

開封的古樸年華

最近,似乎是對古城上了癮。又或者
出疆旅游電話:0991-2671000 0991-2310325 18999981856 新疆散客旅游電話:0991-2310325 18099695348 18999832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