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子故里探訪中華民族思想之根
老子是中華民族偉大的思想家和哲學家,以老子思想為核心的《道德經》和道教流傳至今,但是長期以來,由于各種歷史原因,對于老子思想我們研究的不夠。此次老子故里舉辦“老子文化節”,我有幸作為活動顧問參與活動組織,也是第一次如此接近中華民族的思想發源地。 很慚愧,雖然久聞老子思想,也知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但是對于老子故里,我一無所知,就象上次在論壇上易中天說自己:即不懂經濟也缺乏觀察,因此《經濟觀察》請他也講演,他覺得很“不靠譜”一樣,我認為把我這樣對于老子故里一無所知的人弄來做活動顧問,顯得更加不靠譜。 和諧號動車組從北京出發,跋涉了五小時后,停靠在了河南鄭州車站,我們一行人被地方政府的車子接上,然后要繼續在高速路上奔馳差不多三個小時,目的地是河南周口市鹿邑縣,那里才是老子誕生的地方,在兩千多年前,老子便在這里給中華思想文化打開了一扇窗子。當中國另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還是個孩子的時候,老子就已經名聞華夏了,當地人也因此很自豪地告訴我們,孔子曾經三次至八次向老子問禮,并推崇老子思想為“龍”一般偉大。來接我們的負責人是鹿邑縣的文化研究室主任陳大明,他自己著有《老子現代說》一書,后來在我們離開的時候都贈送了我們每人一本。 我們一行被安排在了縣委里面的鹿邑國際飯店,設施很好,也很安靜。第二天開始我們參觀了著名的太清宮和明道宮,也考察了活動現場,然后是和地方政府負責活動的全體人員的座談,照例坐在我們對面的是一批政府官員,我沒有辦法說他們不務正業,因為這里歷來沒有搞過這樣的大型活動,即使是他們這些政府精英們也同樣心里沒有底,因此也盼望我們能夠讓他們安心一些。他們的目的基本達到了,我們也被他們勸說著在午飯和晚飯喝了不少當地的宋河糧液酒。(著名的太清宮)(老子誕生的地方)(太清宮內的望月井)(太清宮里矗立著唐、宋、元和明清時期的皇帝碑文,尤以唐朝為盛,因為老子姓李,被尊為李姓之根,現代的李嘉誠等名人都承認這里是他們李姓的發源地。由于風化侵蝕,碑文大都不清晰,且由于歷年黃河泛濫,現在的地面已經高出原來地面三米之多,我們所站的地方幾乎與碑的頂部齊。據說,當年發現這個碑的時候,碑下部在土里面,百姓不知,以上面的石頭為枕,在上面捶打和漿洗衣服。)(太清宮和明道宮現為國家級4a景區,園內到處都有這樣的名言警句)(老子母親之墓)(園內的鐵柱,不少百姓在這里觸摸鐵柱,再往自己的臉上、身上摸,估計是去病除邪之用)(明道宮前人頭攢動,今天正值當月初一廟會)(明道宮后面,香火繚繞中的老子升仙臺,老子便在此乘板角青牛升仙而去)(升仙臺側面當年日軍侵華戰爭中遺留的彈痕和炮彈。這是真實的事件,據后來一個當年作為炮手的日本人回憶說,日軍以為老君臺是軍事工事,共發射27發炮彈,其中13發命中老君臺,神奇的是,全部13發炮彈沒有一發炸響,后來便流傳下來,連日軍炮彈都不能損傷老子升仙臺。)(明道宮內的老子銅像,重八噸)
關鍵字: 中華民族 歷史 發源地 文化節 道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