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恩施土司城
恩施土司城位于恩施市西北,距市中心500米,占地面積300余畝,主要分民族文化展示區、宗教展示區、休閑娛樂區三個主要區。這里建有我州土家族、苗族、侗族三個主要少數民族的傳統建筑,以展示各具特色的建筑、雕刻藝術。位于民族文化區中心的土家族“九進堂”,將土家族傳統的干欄民居吊腳樓、擺手堂、官言堂、書院、月臺、戲樓等融為一體,亭榭樓閣錯落有致,雕梁畫棟賞心悅目,雕花門窗原始古樸,集土家族建筑、雕刻、繪畫藝術之達成,是全國土家族吊腳樓中規模最大、風格最典型、外觀最壯觀的仿古建筑群。土家族歷史悠久,為遠古巴人的后裔。巴人早年生活在江漢平原一帶,后楚人強大,巴楚相爭,巴人失敗。巴人退入現在叫清江古稱為夷水的一帶,沿夷水西進,勢力達到川東地區。在春秋時期建立了巴人第一個奴隸制諸候國巴子國。公元前361年被強大的秦國所滅,部分巴人則退居到湘鄂川黔山水毗連的武陵地區,并與當地的一些部族相融合,形成土家族。土家族自稱"畢茲卡"或"貝京卡"。宋代時則稱這一帶生活的巴人為"土人",以后土人稱外來漢人為"
關鍵字: 傳統 占地面積 少數民族 建筑 恩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