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柳葉神鯽來歷的傳說
在柳葉湖邊,有一尊奇石,它高約2米,長約4米,這就是柳葉神鯽。它有頭有尾,有背有嘴,下面水紋清晰可見,混然天成。
傳說這個柳葉鯽是洞庭龍三太子所變,龍三太子風流倜儻,才華橫溢,深得龍王所喜愛,是龍王指定的龍宮嫡傳人。三太子原本住在洞庭龍宮,但聽洞庭的千年龜臣說,在洞庭陽山腳下有一絕色女子名叫嫦娥在月亮山上的月亮臺刻苦修煉,祈求成仙降甘露而造福人間。三太子于是就變成一條鯽魚從洞庭湖來到月亮山腳下的柳葉湖。它這不見則已,一見鐘情,一輩子再也離不開她,于是便天天在此守候。龍三太子為了打動嫦娥,每天在柳葉湖上跳七七四十九個舞,唱九九八十一首情詩。天長日久,嫦娥終于被其感動,兩人生死相戀天天相守在月亮山腳下。但嫦娥畢竟是奇異的女子,她無意中誤食了后羿煉的一顆仙丹,嫦娥吃下這仙丹,加之修煉已久,便立即成仙飄逝到了月宮。就在嫦娥成仙飄然之際,這癡情的龍三太子,發了瘋一樣,拼勁全身力量,沿泉水逆流而上岸,大聲呼喚嫦娥的名字,一心想拉住嫦娥。然而,這一切都無濟于事,嫦娥飛去永遠入住了廣寒宮。嫦娥看著心愛的人離自己越來越遠,傷心得淚如雨下,淚水化成一彎清泉與人間甘露匯入柳葉湖水,滋潤著人間萬物。想到在月亮山下再也看不見嫦娥,癡情的龍三太子也無意再活了,他力氣殆盡就永遠變成了一尊化石,與柳葉清波日夜相伴,永不分離。這段美好的愛情故事,也一直在湖湘一帶廣為流傳。同時還流傳著:摸摸鯽魚頭,平平安安無憂愁;摸摸鯽魚嘴,愛你終身都不悔;摸摸鯽魚眼,財源滾滾跟您趕。
常德市各大餐館的菜譜中,柳葉湖產“柳葉鯽”是頗具特色的上品菜,有“不食柳葉鯽,白來常德市”之說。
柳葉鯽之所以受到美食家的青睞,是因為它的色、香、味俱佳,肉質細嫩,煲出的湯呈奶白色,營養豐富。早在清朝末期,武陵縣令即將柳葉鯽定為貢品,每年春夏之交,即派專人、專船護送活鮮鯽魚進京供皇帝享用,成為宮庭御宴中不可缺少的佳肴。1971年毛澤東主席來湖南視察時,品嘗柳葉鯽后贊不絕口。
柳葉鯽的醫療作用別具一格,古籍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呂氏春秋》云:“魚之美者有洞庭之鯽”,當時作為洞庭湖內的柳葉湖的柳葉鯽當然亦是“魚之美”了,古醫書《名醫別錄》、《本草綱目》對此均有收載。古醫書稱:柳葉鯽性溫、味甘、無毒,全身皆可作藥用。食之可醫耳聾;卵,調中,益肝氣,治目中障翳;頭,治久咳、久痢、脫肛;膽,止疼、殺蟲,治小兒疳積等。隨著醫學的發展,人們發掘了許多用柳葉鯽治疾的民間單方,如將柳葉鯽放瓦上焙干研末,與姜粉同服可治哮喘;將柳葉鯽肚內裝大蒜,外用紙裹,放谷糠內燒熟吃,可治腎炎,如內裝茶葉,放谷糠中燒食可治糖尿病;柳葉鯽加紅糖燉服可治久咳;合小豆煮汁服,可消水腫。由此可見,柳葉鯽即是美味佳肴,又是方便易得的良藥。
關鍵字: 傳說 太子 才華橫溢 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