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城隍廟
蘭州城隍廟在蘭州市張掖路。建于宋代,有殿3楹,祀奉漢將軍紀信,又名紀信廟。明代重修后改易現名。清乾隆年間(17361795)毀于大火,后重修。坐北向南,占地12000平方米,建筑面積4000平方米。大門3間,為忠烈侯坊,二門為硬山頂式環廊戲樓,北有卷棚歇山頂式享殿,后為重檐歇山頂式正殿,左右有廂房、鐘鼓樓等。回廊下原有壁畫,現已不存。1956年辟作蘭州市第一工人俱樂部。
現城隍廟為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quot;通省官紳捐資重茸,后二年始成,原為忠烈侯坊quot;。是一座四進庭院式建筑,現有建筑按中軸線依次為牌坊、享殿、正殿、寢官、客堂,牌樓由節園顏妃墓前的貞列遺旰牌坊改建而成(屬明代建筑),院內石獅一對,有200多年歷史。
自1998年在省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蘭州市總工會多方集資800多萬元,重建修茸隍廟,并以嶄新的面貌向社會開放,現在的隍廟是一幅殿堂巍峨、雕梁畫棟、飛檐翹楚、氣象森嚴、龍飛鳳舞、花鳥春唱、山水怡人、人物形象、主體逼真,又出現了一個新的景象。這一創新是前所未有的。今天這個古建筑具有濃厚的古文化氣息。
現城隍廟交易市場擁有經營古玩的商戶100多戶,經營的種類有古玩、書畫、瓷器、奇石、銅器、玉器、錢幣、郵品、木器等近百個品種,每天游客絡繹不絕,社會交易非常活躍。充分體現了城隍廟古文化的活動場所。
蘭州市第一工人俱樂部位于蘭州市張掖路商貿繁華的中心地段,是利用古建筑府城隍廟舊址建立和發展起來的。府城隍廟始建于北宋,明朝永樂三年(公元1405年)失火,殿廊大部分被焚,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重新修茸,建起三座大殿,有殿三楹,祀奉漢將軍紀信,又名紀信廟.據《漢書》記載,項、劉時期劉邦的一名武將,名叫紀信(今甘肅天水人)。當楚王兵圍滎陽,眼看漢王做俘虜的時候,紀信將軍毅然扮作漢王,乘車出東門,佯裝要降楚王,從而巧妙地掩護劉邦由西門出逃,而他本人則被項羽識破后活活燒死,從而贏得quot;漢代孤忠quot;的美名。
關鍵字: 蘭州市 古建筑 古文化 城隍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