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慈恩寺
大雁塔在西安市南郊,是古城西安一個獨具風格的標識。塔在大慈恩寺內。大慈恩寺始建于隋開皇九年(589),初名無漏寺。唐貞觀二十二年(648)擴建為大慈恩寺。當時寺的規模很大,重樓復殿,云閣禪房,凡13院,房屋將近2000間。寺內壁畫多幅,均為著名畫家閻立本、吳道子等人所作。
唐太宗禮請從印度取經歸來的玄奘主持寺務,并特意為他修造譯經院,聘請國內博學的高僧和學者協助玄奘翻譯從印度帶回來的佛教經典。玄奘創立法相宗,所以中國和日本兩國佛教法相宗均奉大慈恩寺為祖庭。為了貯藏從印度帶回的大量佛經和舍利,唐高宗永徽三年(652),玄奘得高宗資助,仿印度的建筑形式,修建了一座五層高的磚塔。武則天時,改建為七層。唐中葉以后通稱大雁塔,以別于后建的薦福寺小雁塔,“雁塔之名系根據《天竺記》中“穿石山作塔五層,下層作雁形而來。
大雁塔為七層方形樓閣式磚塔,通高64米,基座高4.2米,每邊長25米,由下而上逐層縮小。塔身用磚砌成,磨磚對縫,堅固異常。塔內有樓梯,可盤旋登上頂層。每層的四面各有一個拱券門洞,可以憑欄遠眺。塔底層四面皆有石門,門楣上均鐫刻線條精美的佛像。
關鍵字: 大雁塔 小雁塔 慈恩寺 旅行網 西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