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廟
進入廟門,花草盈展,殿宇雄偉。漢槐蔽日,唐柏參天,曠達而使人心醉。 “回音碑在招待廳前。貼耳用小石輕輕一敲,碑中銅鈴、銀鐘、金鼓齊鳴。如把碑敲的再緊些,或一人敲,一人在碑的另一面傾聽,盡會有“車轔轔,馬蕭蕭的古戰場之樂闖進耳鼓。此時,猜測、神往、尋覓之情填滿心胸,纏住一雙雙戀戀不舍的游人。 走下花壇石階,順著古廟展開的畫軸前行,在花花綠綠的古建筑中,第一個穿過八卦亭,即可步入周公正殿。
周公廟殿宇布局,點群結合,錯落有致,建造雄偉壯觀,各具特色。在諸殿中,周公殿居前,姜姬祠居中,后稷祠居后,當地群眾把這種布局總結為“姜姬背子抱孫。 廟內的玄武洞,為石洞。洞雖不大,卻有石山隆起的脊梁,山上溝壑分明,并非人工雕鑿可至、山頂接連洞頂,如藍天將一座猛長的山巒小心地裹起來。洞內的玄武真君像端坐在半山腰,為白色玉石雕成,相傳出于唐代藝人之手。雕像十分威武,披發、赤足、戎裝,腳踩龜蛇,手持寶劍,充分表現了玄武真君懲治邪惡的英雄氣概。
玄武真君像,全身光滑似陶瓷,當地人叫它“玉石爺。相傳,玄武佛僧法力無窮,能治百病,后成仙出走,指石為玉。并修書曰:某位疾,摸某位即愈。于是,后人有病者摸同位處以求病愈。時間長了,凸起的腦門和鼻梁便先凹了下去,玉石玄武的身體便摸得光滑了。每逢農歷三月中旬古廟會,人山人海,僅摸佛像的人就站成長長的一行隊。 繞周公正殿,太公姜尚、后稷等殿沿坡而上,相互連接。殿內歷史與神話交融,有二郎楊戩、哪咤、仙童,各路神仙,從《封神演義》中起程,落在今人之手重新繪制的壁畫上,或者變成雕塑,手持神器,威風凜凜。這歷史的神話,使人們本來清醒的頭腦,此時此刻也幽幽瞑瞑一心一意地陶醉起來。
關鍵字: 鳳凰山 周公廟 旅行網 歧山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