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秦王陵
陜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唐秦王陵博物館位于陜西寶雞市北坡公園頂,距離市中區僅2.5公里,占地面積4萬多平方米,是展示唐末秦王李茂貞(公元856-924年)及夫人劉氏(公元876-943年)“同塋不同穴的合葬陵寢為樣板的專題博物館,距今約1100年歷史。
大唐秦王陵由山門、神道、獻殿、祀殿、合兩座地宮組成。在150米長的神道上,陳列著按皇帝生前出行宮廷儀仗的唐代石雕15組34尊。在兩座分別長為120米、80米的地宮殿中,有高8米、寬4米用青磚仿木雕刻而成,保存完整的世界罕見全國唯一的磚雕飛檐古建端樓,做工精細,人物造型逼真。有用青磚砌墻并券的八邊形穹窿頂;有栩栩如生墓道兩側18幅樂伎圖;有唐代珍貴的胡人馬樂俑;有精美的磚雕“十二生肖圖“八人抬轎圖“二人抬轎“漢人牽馬圖“胡人牽駝圖。有按北斗七星位置挑開青磚形成勺狀“地面天象圖;有埃及“金字塔式的人面獸身鎮墓獸;還有帶有神秘色彩的千年石函hellip;hellip;。極具觀賞和研究價值,在唐代帝王陵寢中極為罕見。
李茂貞(公元856-924年)原姓宋名文通,唐深州博野人,因平叛護駕有功,唐僖宗賜予皇姓李名茂貞,并親制字正臣,并入皇家典籍。
李茂貞自幼出生農家。由于社會動蕩不安,加之天災人禍,兵荒馬亂,民不聊生,其父母為了使終成大器,以解救窮苦大眾,報效國家,在家境十分困難的情況下,仍將兒子送入學堂念書,并給兒子起名問通,意即通讀諸子百家文理,解透人間真諦,可謂用心良苦。而文通天性聰慧,具有過目不忘的天資、超群的理悟,少年時便天文、地理、宗教、學派、兵法、論策、哲理、人倫、自然等無所不通,才華超群。青年時,便告別父母,辭別故里,周游他鄉,遍訪仁人志士,強身習武,考察異土鄉情,了解民間疾苦,耳聞目睹官場腐敗,并對之深惡痛絕。立志解民于水火,除社會之積弊,為其后的社會生涯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公元874年,唐王朝搖搖欲墜,為保京畿安全,朝廷下令在深州博野征兵抽丁,編入博野軍,調往長安,以護衛京都。此次,宋文通的父親宋瑞,亦在強征之列,向長安進發之際,宋文通自異鄉歸來,見狀遂代父從軍。因其威望高、有膽識、會武功,被任命為隊長,該隊奉調駐守長安北大門奉天(今陜西乾縣)。至此,宋文通踏上了創功建業的征途,最后成為名扉朝野、功勛蓋世的一代名人。
881年1月8日,黃巢農民起義軍攻占長安,唐僖宗出逃四川,責成宦官楊復恭調各路人馬圍攻長安,宋文通亦率隊參戰。5月,唐軍攻入長安,宋文通遂留守宿衛京師。885年3月,起義平復后,唐僖宗自成都回長安,宋文通升任右神策指揮并賜名李茂貞。
886年2月15日,風翔節度使李昌符、
關鍵字: 博物館 大唐 旅行網 秦王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