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力士墓
高力士墓位于蒲城縣保南鄉山西村六組,它是泰陵唯一的一座陪葬墓。高力士本姓馮,名元一,廣東潘州人,深受武則天的愛憐,賜姓高,改名力士。他不但聰穎、善解人意,而且處事果斷謹慎。后來他在平定韋皇后和太平公主之一亂中又立下了汗馬功勞他還多次犯顏諫玄宗,遏制安祿山、李林甫、楊國忠的權力與野心。在立嗣問題上,他從安定團結的大局出發,善于借機陳述正確意見,避免了多次宮廷糾紛,順應了歷史潮流的發展,這一切都顯示了高力士的雄韜武略,所以他深得玄宗寵信,從而顯赫一時,宮拜大將軍并內侍監(一品),開了自有唐朝以來宦官不過三品的先例,高力士的晚年是不幸的,“安史之亂后,玄宗退位,此時,明皇的舊部邀功而寵新主,而唯一高力士一人忍心扶助在明皇身邊。
公元760年,高力士被發配至巫州(今湖南黔陽縣),在巫州,他看到遍野的薺菜,借物言志,寫《感巫州薺菜》以喻“兩京作斤賣,五溪無人采。夷夏雖有殊,氣味終不改。流露出丹可磨而不可奪其朱,石可破而不可奪其堅的氣勢,公元762年。高力士被赦返還途中。行至郎州龍興寺今湖南桃源東)。得知二帝駕崩命他陪葬泰陵的遺詔,悲痛欲絕,絕食七日而亡,終年七十三歲。
高力士墓的發掘從九九年七月下旬至十一月初.歷時三個多月,到現在已經發掘清理結束、共出土文物24o余件。主要有粉彩俑、陶動物。陶動物的種類有騎馬桶、陶桶、陶馬、牛、羊、雞、兔、狗、豬、駱駝,這些陶俑和動物俑全部上彩、色彩鮮艷,在墓道兩邊有對稱的六個小龕,里面存放著陶俑、陶動物等,它相當于古代人住的房子。在第一對壁龕附近,有一道磚封門,封門西邊被砸碎、推倒.是早期盜墓賊所為。第一道封門后5.5米處出現第二道門,西邊也被推倒。再向里進深,就是墓門。高力士在全國乃至世界都有很高的知名度,高力士墓的發掘不僅對研究唐王朝興衰史和唐代喪葬制度、宦官制度及高力士本人具有重要意義,而且高力士墓的發掘和利用是我縣實施“以兩陵(橋、泰)為重點的重要切入點和突破口。
關鍵字: 泰陵 盜墓賊 陪葬墓 高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