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達拉宮
在中國西藏拉薩的紅山之巔,有一座舉世聞名的宮堡式古建筑群,這就是建于公元七世紀,距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的布達拉宮。我國著名的古建筑,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布達拉為觀音勝地普陀洛迦的梵語譯音,意為觀音慈航以普救眾生。始建于唐代初年松贊干布時。布達拉宮海拔3700多米,占地總面積36萬余平方米,東西長360米,南北寬270米,主樓13層,高117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宮殿、城堡和寺院于一體的宏偉建筑。
布達拉宮依山而筑,宮宇疊砌,巍峨聳峙,氣勢磅礴,其建筑藝術體現了藏族傳統的石木結構碉樓形式和漢族傳統的梁架、金頂、藻井的特點,在空間組合上,院落重疊,回廊曲檻,因地制宜,主次分明,既突出了主體建筑,又協調了附屬的各組建筑,上下錯落,前后參差,形成較多空間層次,富有節奏美感,又在視覺上加強了高聳向上的感覺,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跡。
相傳,藏族吐蕃王松贊干布好善信佛,遷都拉薩后,經常在拉薩近旁的山上誦經祈禱,給這座山取名為“布達拉。“布達拉是梵語音譯,譯作“普陀羅或“普陀,原指觀音菩薩所居之處。公元641 年松贊干布迎娶唐朝文成公主后,欣喜之余,為公主造了布達拉宮。當年所建的布達拉宮高9層,共有999間宮室,加山上修行室共1000間,堂皇壯麗。然而世易時移,布達拉宮飽受雷、電、戰火劫難,歷盡滄桑,破敗不堪,僅存法王洞和主殿帕巴拉康。現在的布達拉宮是十七世紀以來重新修建的。
布達拉宮的主體建筑,就其功能主要分兩大部分,一是達賴喇嘛生活起居和政治活動的地方,一是歷代達賴喇嘛的靈塔和各類佛殿。
關鍵字: 古建筑 布達拉宮 文物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