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達拉宮
300余年來, 布達拉宮作為西藏“政教合一政權的中心,收藏保存了極為豐富的歷史文物和工藝品,堪稱西藏歷史文化藝術的博物館,其中50000 多平方米色彩鮮艷、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的壁畫是布達拉宮的一絕。布達拉宮的壁畫可分為4類:宗教故事;風俗民情;人物傳記;歷史事件。歷史上布達拉宮擴建的場面被壁畫生動地記錄下來;文成公主進藏的壁畫,再現了公元七世紀漢藏兩民族和睦相處的情景; 西大殿一面墻上是1652年五世達賴進京覲見順治皇帝的壁畫;十三世達賴靈塔殿內,則繪有十三世達賴進京覲見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的場面。宮中還有近千座佛塔、上萬座塑像、大量的唐卡以及貝葉經、金珠爾經等珍貴文物典籍。表明歷史上西藏地方政府與中央政府關系的明清兩朝皇帝封賜達賴喇嘛的金冊、金印、玉印、誥命等也珍藏在宮中。這些實實在的文物是中國形成多民族統一國家的歷史見證。布達拉宮中還有許多華美精致的卡墊、華蓋、法器、帳幔、錦鍛、金銀器皿,瓷器和石器等,令人眼花繚亂,嘆為觀止。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后,中央政府十分重視對布達拉宮的保護。1961年,國務院將其公布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每年都拔專款維修。但是,這座雄偉的宮殿在重建后的300多年間一直沒有大修,險情嚴重。1985年,國務院決定拔出巨款對布達拉宮進行大規模的維修,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來對古代文物建筑保護投資最大的工程。
1989年10月11日天氣晴朗,布達拉宮法號長鳴,一個名叫堅贊群覺的色拉寺青年喇嘛揮動了布達拉宮維護工程的開工第一鎬。堅贊群覺作為第一揮鎬人由傳統的西藏占卜擇定,他五官端正,父母健在,生肖屬相吉祥。布達拉宮的整個維修過程都嚴格遵守藏民族的傳統習慣和宗教儀規。在藏漢族工程人員的團結協作下,維修工程于1994年9月順利竣工,共耗資5300萬元人民幣。布達拉宮這顆高原明珠,再次發出奪目的光彩,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中外游客前來參觀。現在,布達拉宮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關鍵字: 古建筑 布達拉宮 文物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