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謀人遺址
元謀盆地位于金沙江邊的崇山峻嶺之間,氣候干燥炎熱,是滇中地區著名的“熱壩。1965年5月初,地質工作者錢方、浦慶余一行,在元謀盆地上那蚌村后第四紀更新世早期地層中,發現了兩顆類人的牙齒化石。經地磁儀器等科學手段測定,這兩顆牙齒化石為距今170萬年的原始人類所有,屬直立人種中的一個新亞種直立人元謀新亞種。元謀人的發現,對于揭示人類演化和發展的歷史具有重要的意義。
元謀盆地是滇中高原海拔最低的一個熱壩,金沙江支流龍川江在這里流過。龍川江是高原的一條季節河,雨季濁浪滾滾,旱季河床見底,更使元謀盆地顯得干燥炎熱。然而,根據古生物化石等地質資料研究發現,在170萬年前“元謀人生活的時期,元謀盆地是一個溫暖濕潤的草原和森林地帶,境內起伏的丘陵之間,分布著湖沼和草原,四面樹木蔥蘢。在“元謀人的身邊,生活著云南馬、爪獸、豬、水牛、狍、劍齒象、豪豬、竹鼠、云南水鹿、山西軸鹿、枝角鹿等數十種哺乳動物。從丘陵到盆地,密布的植物主要是松、杉、銀杏、蕨類以及其他亞熱帶常見的品類。這些動植物與元謀人一起,顯示了一種熱烈、粗獷、和諧的生存圖景。
伴隨元謀人牙齒出土的,還有17件石制品,經研究鑒別,屬舊石器,其類型包括尖狀器、刮削器和砍砸器。在同一地層中還發現了大量的碳屑和一些燒焦的骨頭,并且在有碳屑的地方都伴有動物化石。這就說明,元謀人不僅會使用自己制造的工具從事狩獵及采集活動,而且還學會了用火,用火燒食他們所獵取的獵物,開始擺脫了茹毛飲血的時代。
關鍵字: 云南 元謀人 文化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