爨龍顏碑
《爨龍顏碑》全名《宋故龍驤將軍擴鎮蠻校蔚寧州刺史邛都縣候爨使君之碑》,碑高3.38米,上寬l.35米,下寬l.46米,厚0.25米。始建于南朝劉宋孝武帝大明二年。與爨寶子碑相比,此碑較大,高3.88米,寬1.46米,字數亦多,除碑陰題名外,僅碑陽即存文900余字,故稱“大爨。它是現存晉宋間云南最有價值的碑刻之一。
碑主爨龍顏61歲逝世。早在元明兩代的志書就已有關于《爨龍顏碎》的記載,到清代道光年間云貴總督阮元在荒阜中發現,即建亭保護,現存陸良縣城東南18公里的薛官堡村斗閣大殿內。1961年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lt;
碑文追溯了爨換家族的歷史,記述了爨龍顏的事跡。為后人研究爨換家族及晉南北朝時代的云南歷史,提供了寶貴的資料。碑文說爨氏的祖先,最早為顓頊,戰國為郢楚,漢代為班固,至漢末“采邑于爨,以為姓。雖其先祖先是否為顓頊、郢楚、班固,難以考查,但爨氏是中原流入云南的漢人一說則較為明顯。
爨龍顏碑,詞采富麗,文筆凝煉,富于感情,反映出南中知識分子爨道慶有相當高的文學修養。就書法而言,筆力雄強,結體茂密,繼承漢碑法度,有隸書遺意,運筆方中帶圓,筆畫沉毅雄拔,興酣趣足,意態奇逸。有人將它與嵩高靈廟碑相比,認為“淳樸之氣則靈廟為勝,雋逸之姿則爨碑為長,“魏晉以還,此兩碑為書家之鼻祖。(范壽銘《爨龍顏碑跋》)。
關鍵字: 國務院 文物保護 邛都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