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條“潛艇”大魚放入黑龍潭龍泉觀魚景觀將再現
疑問 ▶
大魚從哪里來
市民張先生說:“26日下午,我和家人到黑龍潭公園賞杜鵑花,看完花我們就去清水潭和渾水潭看錦鯉。在清水潭,一條大魚突然從池底游了上來,有1米多長,就像一艘‘潛艇’鉆出水面,我當時被嚇了一跳,我的孩子也看見了,只聽他喊道:‘老爸,大魚、大魚’……那條魚一聽見人的聲音,擺了一下尾,又潛入水中了。我們從來沒見到過這么大的魚,怕有十幾公斤重。”
張先生還告訴記者,他們一家人只要到黑龍潭公園玩,就喜歡帶孩子到兩個水潭賞魚、喂魚,以前看到的魚,最大的也就一兩公斤。除了想知道魚是從哪兒來的,張先生還擔心:都說大魚吃小魚,那這些大魚會不會吃錦鯉?
答復 ▶
12條大魚全是種魚
昨日上午11時許,記者走訪了黑龍潭公園。在清水潭邊記者看到,滿池錦鯉最大的也不過一兩公斤,根本就看不出哪條是五六公斤以上的。而往深水區看,雖然能見度有兩三米,但看不見底所以也就看不到大魚。一位在池邊賣魚食的女士說:“池里有大魚,是公園前段時間放進去的,確實很大,一條魚有1米多長,重10公斤以上。
隨后,記者采訪了黑龍潭公園的李標主任。李標說:“清水潭里確實有大魚,一共有12條,有草魚和青魚兩種,每條魚都有1米多長、重達20多公斤。是兩個月前,我們從開遠一養殖場買來的種魚。”
解釋 ▶
大魚不會吃小魚
對市民張先生的擔憂,李標解釋說:“大魚不會吃小魚。它們之間不是獵與被獵的關系,食物也不同。像草魚一般是吃草,我們喂青魚和草魚的都是飼料。省外也有飼養大魚的公園,他們一般喂大魚南瓜。以后我們也可以嘗試喂南瓜。”
據了解,目前黑龍潭公園里養的大魚還不太適應環境,不敢在人多時現身水面。目前,游客看大魚的最好時間是傍晚,這個時候就會有大魚游上水面。等大魚適應了環境,它們也會與游客“嬉戲”,那時看大魚就方便了。
目標 ▶
再現“龍泉觀魚”景觀
李標說:“公園此次之所以引進大魚進行飼養供游客觀賞,主要是為了打造‘龍泉觀魚’景觀。黑龍潭的‘龍泉觀魚’,明、清兩朝就已經有了。后來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龍潭水曾經干過,對觀魚景觀造成影響。其實,以前黑龍潭也養過大魚,只是沒有現在的大。大魚很受游客歡迎,我們要達到的效果是,游客在昆明想看大魚的話,黑龍潭里的是最大的。”
李標說,大魚很難養,因此一般的公園都沒有條件飼養。但黑龍潭公園的清水潭不同,不僅水質好,而且水還較深,平均深度有4米,最深處達到7米,連本土的金線魚也可生活在里面。
關鍵字: 公園 景觀 杜鵑花 黑龍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