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古城民俗風情攻略
麗江古城是云南省麗江納西族自治縣的中心城鎮,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地理坐標為東經100°14′,北緯 26°52′。
古城位于縣境的中部,海拔2400余米。是一座風景秀麗,歷史悠久和文化燦爛的名城,也是中國罕見的保存相當完好的少數民族古城。
1997年12月3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一致通過,將麗江古城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虎跳峽景區金沙江從石鼓突然急轉北流約40公里后,在中甸縣橋頭鎮闖進玉龍雪山和哈巴雪山之間,穿山削巖,劈出了一個世界上最深、最窄、最險的大峽谷——虎跳峽。
江水在約30公里長的峽谷中,跌落了213米,江面最窄僅30米,金沙江在這里展示了一種不可阻擋的英雄氣概。
虎跳峽峽口海拔1800米;南岸的玉龍雪山海拔5596米,臨峽一側山體陡峭,幾乎是絕壁,無路可尋;北岸的哈巴雪山海拔5386米,臨峽一側山坡稍緩,這一側有一條簡易的碎石公路,貫通全峽,公路上方還有一條步行小路。
游峽有兩種選擇:一種可借助汽車游看重點,省力快捷;另一種則是徒步穿越,可徒步走哈巴雪山小路,也可徒步走碎石公路,身體力行的品味虎跳峽之美。
虎跳峽全峽分為上虎跳、中虎跳、下虎跳三段,上虎跳最重要的景觀是“峽口”和“虎跳石”,中虎跳是“滿天星”和“一線天”,下虎跳是“高峽出平湖”和“大具”。
另外還可把虎跳的景觀分為峽景和山景,以上說的上、中、下虎跳之景都是峽景,主要在峽谷左側山腰的碎石公路一線觀賞;山景是指徒步哈巴雪山看到的景觀,主要在步行小路和翻越哈巴山至中甸白水臺的途中觀賞。
瀘沽湖距寧蒗縣城72公里的瀘沽湖像一顆晶瑩的寶石,鑲嵌在滇西北高原的萬山叢中。
在美妙絕倫的湖光山色之間,生活著國內外罕見的延續著母系氏族特點的摩梭人,那獨特的“阿夏”婚姻、自然而原始的民俗風情,為這片古老的土地染上了一層神秘而美麗的色彩,被稱為神奇的東方女兒國。
女兒國風情萬千,一是因湖畔世代居住的摩梭人,至今仍保留著原始母系社會的大家庭制和男不娶女不嫁“阿夏婚”習俗;二是摩梭人“崇母尊女”的文化傳,似乎還影響了瀘沽湖的山水,秀美和縹緲成為這里特點,走入這條線宛似走入純美的女神領地。
女兒國風情線可分為兩個景區:
第一個景區是瀘沽湖及湖周邊的摩梭村落這個區的旅游,一可看湖,二可看木楞子房和四合院,三可乘豬槽船游湖島,四能在風情路上領略摩梭風情,五還可了解神秘的阿夏婚。湖西岸美麗的落水村,因交通便捷和湖畔理想的位置,成為這個景區的代表性景點。
第二個景區是北距落水村20公里的永寧,這有著名的扎美寺和永寧溫泉,在這可看摩梭人的藏傳佛教藝術及悠遠文化,還可了解歷史上的摩梭民風。
梅里雪山梅里雪山屬橫斷山脈,位于云南迪慶藏族自治州德飲縣和西藏的察隅縣交界處,梅里雪山屬于怒山山脈中段,處于世界聞名的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三江并流”地區,它逶迤北來,連綿十三峰,座座晶晶瑩,峰峰壯麗。
在這一地區有強烈的上升氣流與南下的大陸冷空氣相遇,變化成濃霧和大雪,并由此形成世界上罕見的低緯度、高海拔、季風性海洋性現代冰川。雨季時,冰川向山下延伸,冰舌直探2600 米的森林;旱季時,冰川消融強烈,又縮回4000米以上的山腰。由于降水量大、溫度高,就使得梅里冰川的運動速度遠遠超過一般海洋性冰川。劇烈的冰川運動,更加劇了對山體的切割,造就了令所有登山家聞之色變的懸冰川、暗冰縫、冰崩和雪崩。
梅里雪山的主峰卡瓦格博峰(6740m)是云南第一高峰,也是藏傳佛教的朝覲圣地,傳說為寧瑪派分支伽居巴的保護神,位居藏區八大神山之首,“卡瓦格博”藏語“白色雪山”之意,俗稱“雪山之神”,太子十三峰環立于其四周,其中神女峰線條優美,氣質若蘭,傳說是卡瓦格博的妻子雨崩村一個目前尚不通汽車的山中村落,徒步需5-7小時方能抵達,雨崩位于瀾滄江對面大山之后,梅里雪山神女峰下,是香格里拉深入梅里雪山腹地的一塊圣地,梅里雪山位于云南省德欽縣和西藏自治區察隅縣境內,是西藏同胞祭拜的四大神山之一,也是怒江與瀾滄江之間的分水嶺雨崩在藏語中意為“經書”,雖然這里交通不便,山路陡峭,但卻是遠離塵囂的世外桃源,具有高原上典型的美麗景像,雪山、草甸、原始森林、冰川、瀑布、湖泊等十分壯美,牛、馬、羊、豬、雞等禽畜自在的在草甸上放牧,一幕幕都是寧意祥和的畫面雨崩村是梅里雪山中海拔最高的一個村寨(3200m),分上村和下村,住著二十多戶藏族人家,這里的藏民堅守著一個和大自然和諧相處的信條:不亂砍伐森林,亂獵動物,也不允許外來人破壞了他們的規矩,為了盡可能的減少占用土地,減少對大自然的索取,兄弟姐妹和父母之間從不分家,不分土地,不分牲畜,人口始終保持低增長,所以在雨崩的一草一木都較好的保持了原生態的樣子,雨崩一些地方還保留有一妻多夫現象,即兄弟合娶一個妻子,其關系非常微妙。
關鍵字: 麗江古城 納西族 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