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老紅線——傣族婚禮“拴線”儀式
傣族,我國的少數民族之一,中華民族的一部分。傣族人民主要聚居在云南省的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和臨滄地區,少數散居在附近其他州縣。傣族通常喜歡聚居在大河流域、壩區和熱帶地區。
云南傣族婚禮最富特色的是“拴線”儀式。新郎、新娘被一根線一栓,兩個人的魂就被拴在了一起,兩顆心也被拴到了一塊。
拴線禮是傣族婚禮中很重要的程序。男女青年經自由戀愛后,又經雙方父母達成種種協議的婚姻,一般都很順利和美滿。在訂婚之后,便可選擇秋收后或春耕前的某個良辰吉日舉行婚禮。婚禮多在女方家里進行。(有的也在男方家舉行同樣的儀式)。屆時女方家安放好精致的篾桌,擺上糯米飯、熟雞、喜酒、芭蕉等酒席飯英,將親朋好友迎來入席。婚禮儀式開始時,主婚人先致賀詞,賓客把右手搭在酒桌上示禮。主婚人致賀詞后,新人用糯米飯蘸酒祭三下,然后,便由主婚人和賓客為新人拴線。
主婚人先將一根長長的白線搭在新婚夫婦的肩上,一般從男的左肩直圍過女的右肩。最后,白線的兩頭搭在酒桌上,以示新人與眾人心心相連。另用兩根短的白線分別拴住新人的手腕,以示相親相愛,永不分離。凡來賀喜的老人、來賓,都紛紛往新人手腕上拴線,祝福新人吉祥同心,白頭偕老。按規矩,男家親友先給新娘拴線,后給新郎拴線;女方的親友則先給新郎拴線,后給新娘拴線。
席間,請來專門唱歌并受傣家愛戴的“贊哈”不時唱起賀新婚歌,歌詞內容主要是描述兩位相戀的青年戀愛的過程,她們對愛情的忠貞。每唱到高潮時,人們便隨著“贊哈”同呼號“水,水,水,”表示共祝新婚快樂、幸福。最后便是鼓樂齊鳴,眾人跳起象腳鼓舞。婚禮常常是通宵達旦、賓主皆盡情歡樂。婚禮結束時,“贊哈”女唱祝福詞:“祝你們成為一對好夫妻,從此你們一起種地,一起耕田。種地收1 萬背,耕田收1 萬挑。生的男兒,種出谷子似雞蛋大,種的谷子會飛回家。生的女兒,繡出花來有香味,繡出龍來會飛動。”
關鍵字: 婚禮 少數民族 景頗族 西雙版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