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暗花明大理行
說起大理,就想起金庸筆下風流倜儻的段王爺不愛江山愛美人的佳話,想起《五朵金花》里那個美麗善良的金花姑娘和高大帥氣的阿鵬哥一唱一和的深情歌聲,因此,未到大理,大理的風花雪月(下關風、上關花、蒼山雪,洱海月)便已根植心中。
在下關下了火車,剛出車廂,就感受到了下關凜冽的風,但下關的風無一絲溫柔可言,風伴著雨,撲面而來,將帶的厚衣服都穿上身,還是禁不住打著寒噤,讓我們這些帶著興致原本想風花雪月一番的游客著實有些掃興。
大約半個多小時,和接站的導游聯系上,一個皮膚粗糙的白族姑娘,說話做事都是慢吞吞的,帶有濃厚地方方言的發音讓我們聽著有些吃力,同行的幾位男士沒有了在版納和水傣說話的高昂情緒,一個個象霜打的茄子般沒有了生氣。
草草吃了早餐,按照旅游的路線,第一站是洱海,擁擠的侯船室,里面擠滿了游客和小販,小販們在挨個推銷手中粗劣的工藝品和風雨衣,坐了一晚上火車的我有些疲倦,一直無所事事的等待著,原本不想和小販講話的,看到一個十一二歲本該在學堂讀書的小女孩走過來,我只是眼神稍微動一下,便被孩子抓住了商機,孩子掏出一把諸如小鐲子,小銀鎖,小蝴蝶的工藝品央求我買,看我一直沒吭聲,索性都放到我手上,還連連的加碼:再給你一個銀鎖好了,阿姨你買下吧!就這樣稀里糊涂買了一大堆,一同的同伴開始嬉笑我買了一大堆破爛,但看著那本應該上學的孩子在寒風中一直不遺余力的叫賣著,心底還是不由自主的發出一聲喟嘆……
感覺這次大理旅行,也許是乘興而來,敗興而歸。
洱海船上游
坐上大運號輪船的時候,外邊的秋雨一直在淅瀝瀝的下著,因為有雨,船艙里擠滿了各地的游客,我們運氣好,導游提前給我們預訂了一個小包間,于是,喝著茶水,吃著點心,開始了大理之行的第一站----洱海船上游。
洱海古稱葉榆洋,因多榆樹而得名,又稱“昆明川”,“西洱河”,因形似耳朵,故得名洱海。洱海是高原淡水湖,長42公里,寬5公里,面積252平方公里,水最深處21米,相比昆明的滇池,洱海的水是清澈透明的,據說,為保證洱海的清潔,旅游部門對水中的機動船只進行了嚴格限制,因此,除了幾艘規定的旅游船和手工作業的小漁船,,你很難看到冒著黑煙、突突做響的小機動船駛過。
將一扇窗戶打開看窗外的洱海,外面是灰蒙蒙的天空,絲絲的小雨因為脫離了下關的風,感覺柔和了許多,雖無緣看到湛藍的天,卻在一片煙雨迷離中,看到那些奔騰的云,玄妙不斷的變幻著圖形,層疊的群山籠罩在一片云霧之中,岸邊白色的白族建筑影影綽綽,倒影在碧綠的湖水中,間或的,一艘小船漂浮在湖面上,上面帶著斗笠的漁人悠閑的唱著山歌,湖光山色中,讓人以為走進了一幅淡淡的水墨畫,自己都成了畫中的風景……
在船上看了歌舞表演,品嘗了有名的三道茶,他們的解說詞很有意思“一苦二甜三回味”,不知不覺,將做人的哲理孕育其中,看著白族姑娘小伙表演的歌舞,喝著回味悠長的三道茶,雖然外面依舊是陰霾的天空,心卻開始變的晴朗起來:人生大抵是如此,無論世間的陰晴,重要的是保持著內心的平靜和從容。
也許,只有到那時,你的眼里才會處處有風景……
蒼山云霧
蒼山是大理的至高點,到大理必上蒼山,可俯瞰洱海和大理古城的全貌。
蒼山有名的景點應該是蒼山雪,此行雖沒有看到,卻在煙雨過后,領略了蒼山的另一番景致。
乘纜車上山,纜車在蒼山云霧中穿行,云霧不時從山澗冒出來,如白族少年頭上的白色絹帕環繞了蒼山諸峰,蒼翠秀麗的蒼山大峽谷盡收眼底,坐在纜車上,掠過茂密的松林和雜生的灌木,云霧飄渺中,便覺得自己也做了一次神仙,漸漸的有了神仙的心情……
關鍵字: 三道茶 大理 洱海 風花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