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公誕
每年農歷年初三,位于沙田大圍和西頁蠔涌的車公廟就會人頭涌涌、香火鼎盛,各男女善信上香朝拜后多會轉動壇前的銅風車,祈求新一年轉出好運新機。
據說明末崇禎年間,新界各地突然疫癥流行,死亡者眾,尤以沙田為甚,后來有人翻查史書及縣志,發現宋朝有位車大元帥,平亂有功之外,更能遏止疫癥,沙田的村民乃請人塑造車大元帥的造像,在沙田建立一間車公廟,廟成之日據說疫癥即不流行,村民感激之餘,就定於每年車公誕拜祭車公了。
車公誕原為農歷年初二,蓋因年初三是"赤口",不宜拜年,男女善信於是改於年初三拜車公了,有部分還會於每年農歷 3 月 27 日、 6 月 6 日和 8 月 16 日等到廟祭祀。 位於沙田大圍的車公廟,曾於 1890 年重修,至 1936 年由華人廟宇管理委員會接管,并於 1994 年擴建。位于沙田大圍的車公廟,曾于1890年重修,至1936年由華人廟宇管理委員會接管,并于1994年擴建。
位於西頁蠔涌的車公廟則建於光緒年間(公元 1878 年),是香港最古老的廟宇之一。據說建廟亦有一段故事:當時有風水先生認為蠔涌谷附近的五個山頭有"五虎下堂"之勢,對村民極為不利,遂提議興建車公廟以作鎮壓。 廟成之后,村民并替車公打造了一座石馬供作坐騎之用,后竟發現石馬成了妖精,遂把它埋於現今廟前香爐墩下。
關鍵字: 好運 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