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觀
道教全真第一叢林北京白云觀,位于西便門外二里許,是道教全真三大祖庭之一;自元以降,久為全真“第一叢林。新中國成立后,中國道教協會、中國道教學院及中國道教文化研究所等全國性道教組織、院校和研究機構先后設在這里。在廣大道教徒的心目中,它有著崇高的地位。同時,它又以收藏道教文物最豐富,保存最完整而吸引著國內外大批信徒和游人。
據《北平廟宇通檢》記載:白云觀前身系唐代的天長觀故墟。始建于唐開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唐劉九霄《再修天長觀》記,唐玄宗為“齋心敬道奉祀老子,建此觀。今白云觀的老君坐像為當時所制石刻。金正隆五年(1160年),北京契丹族南侵,天長觀遭兵火焚燒殆盡。金大定七年(1167年)敕命重修,歷時七載,至大定十四年(1174年)三月竣工。為慶賀殿宇落成,觀內舉行了三天三夜大道場,金世宗率百官大內臣前來觀禮,并賜名曰:“十方大天長觀,并命當時著名道士閣德源為本觀主持。大定二十六年(1186年)著名道士孫道明住持十方天長觀觀事,曾于此編修《大金玄都寶藏》。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年)二月,皇太后病危,命請設“普天大醮七晝夜于本觀。一月后,皇太后病愈,遂在觀之西地,建丁卯瑞圣殿以奉太后本命之神。泰和二年(1202年)正月望日,天長觀不幸罹于火災,僅余老君石像。翌年重修,建成后,改名曰:“太極宮。金宣宗貞
關鍵字: 北京 白云觀 皇太后 西便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