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北京帝王的故土
十三陵之一的長陵,皇帝的陵墓,讓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從陵墓出土文物,其珍貴程度比故宮的珍寶館內的物件有過之而無不及,另外還有的就是那些支撐整個殿堂的立柱;據說是用了60根直徑大于一米的金絲楠木,而要生成這樣一根楠木需要一千年以上,可見其珍貴程度,皇宮的生活只能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奢華”,生前如此,死后還是如此。而我們的老人家,據說在解放前夕也在那守過靈,在一棵古樹下守過一整夜,為明代的大帝守護一夜,并且向高僧請教,高僧因不知來者何人,題字8341,老人家不知原由,就把這8341給了他的警衛部隊編號,而這正是他老人家83歲高壽41年從政的暗示。神啊。。。
看過皇陵,再去明皇宮看一下明代各朝的興衰史,就會進一步了解明代的歷史,那里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個帝王蠟像館了,用蠟人的形式記錄了明朝各代皇帝的故事,穿叉成了整個明代的興衰。那里的拍照可要收費的哦,自帶相機十元,據說逃票有人監控,出門口會有人補收的,但實際也沒人過問,是不是真的有人監控不得而知。再一處景點就是圓明園了,其實圓明園里已經沒有什么東西了,都給tmd侵略者糟蹋地不成樣了,剩下的只是碎石堆,其中最有名的一處名叫“大水法”,是一座西洋噴泉,還有黃花陣迷宮以及西式樓臺等。其中的大水法是用泥土和糯米粉、雞蛋清攪拌砌成的,但卻能歷盡幾次侵襲保留至今,實在是感嘆古代人民的智慧;而現在重建的迷宮,只有原來的四分之一的比例,可想而知,真實的圓明園有多宏偉,怪不得有“萬園之園”的美稱,只可惜現在能看到的原來的古跡不多,對現在的游人去觀賞已經大打折扣了。
連著兩天的旅游的勞累,到了晚上就得犒勞一下自己,對于我們喜好美食的人群來說,北京的東來順還是要去的,圍著景泰藍的火鍋刷著牛羊肉,不管這味道是否還符合現代人挑剔的口味,不管其價格是否回歸到平民化的水準,至少我們品嘗了有名的東來順,也算不枉此行。
先說說景山,除了那有當年崇禎皇帝自縊的槐樹(雖說現在這棵樹是假的,真正自縊的樹打那皇帝吊死后就沒長過而且早就被毀了)、成片的牡丹和郁金香外,還有個皇帝供俸帝王財神的地方鎮山閣,那有皇家供俸的財神貔貅,這可是一種瑞獸,傳說貔貅曾幫助黃帝打敗蚩尤,是龍王所生九子的第九子。能騰云駕霧,號令雷霆,降雨開晴。有辟邪擋煞,鎮宅之威力。無論擺在家里還是掛在身上,都具有招財,辟邪,保平安的神效。
接著我們去坐上人力三輪游胡同,在銀錠橋前留影,看看什剎海胡同的酒吧一條街,然后直奔恭王府,也就是和坤府。聽導游講解現在的“郭沫若故居”居然只是原來和砷府的一個馬廄的場所,而歷史上的和坤是個有才有貌的美男子。而之所以和坤能在皇帝身邊紅得發紫,出來他有才有貌外,據傳是皇帝當時見到他想起了20年前的一個他深愛的、后來卻被母后賜死的瑸妃所致,因為和坤實在是太象那個瑸妃了,而且當時那個瑸妃臨死前曾托言給皇帝她會20年后投胎轉世。
關鍵字: 北京 圓明園 大水法 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