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遙文廟學宮
平遙文廟的東學區分別包括東學宮、崇圣祠、節孝祠。
東學宮為古代官辦學宮,俗稱廟學或儒學,也是全縣掌管學業的行政長官教諭的衙門,現辟為國際攝影博物館。是中國唯一的專業性國際攝影博物館。館內展覽有中國攝影界大師沙飛、吳印咸等人的精彩作品。一幅幅為中共要員拍攝下的歷史瞬間,已成為彌足珍貴的革命文獻。
崇圣祠原名啟圣祠,主祀孔子之父叔梁紇。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諭封孔子上五代祖先配享王爵尊號,并諭準入祀,更為現名。除主祭孔子五代祖先外,并配祭孔鯉等十位先賢先儒。
節孝祠,舊時奉祀貞節烈女的祠堂。供奉由鄉紳名儒舉薦之節孝婦女,經過嚴格審核才得以入祀。春秋兩祭均謹守既定禮法,顯見當時社會對節婦烈女的推崇,實不下于英雄義士。
文廟的西學宮,是儒學訓導的衙門,是官學合一之所。清末改稱勸學所。現辟為山西平遙展覽館。主要展出書畫界名家的書畫作品。
總而言之,平遙文廟中軸線獨特的建筑藝術風格,涵厚的文化底蘊,廟區左右“東學、“西學之設,明倫堂后“超山學院在平遙教育史上的一段輝煌,每年“春秋上丁的祭孔儀式,重修于金代的大成殿和另具一格的敬一亭、尊經閣和祭天大鼎以及重修于明清時代的其它建筑物,共同構成了文廟的完整格局,堪稱漢民族先民們崇文尚禮的歷史見證,更是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的文化史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東亞五國文化專員木卡拉為平遙文廟的題詞“文廟是平遙古城文化底蘊最深厚的古跡之一,是我們共同的文化遺產,顯示了文廟作為一方文化圣地的超凡魅力。
關鍵字: 中軸線 博物館 平遙古城 明倫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