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坑村:有“千古第一村”的美譽
流坑村
為教化和約束族人,流坑董氏的族規日趨完善,至明代中葉,董氏第二十二代董燧,是位哲學家,舉人出身,官居刑部郎中,有理政治事之才,致仕后,對村子加以改建治理,使流坑規范飭,井然有序,奠定了我們今天看到的規模。整個流坑村,外有烏江、龍湖環繞,內有村墻、門樓守望。董燧等對流坑的規劃、整治,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學性,是中國古代村落建設的寶貴模式。
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曾到流坑村游歷,說:“是(流坑)為萬家之市,而董氏為巨姓,有五桂坊焉。”明清時期,流坑的科舉仕宦日見式微,流坑董氏的學術、文化、政治、工商活動卻呈現旺勢。明代董姓學人共有著述38種,有諸多名流賢達為流坑董氏撰文、賦詞、贈詩、題匾,如王安石、梅圣俞、朱熹、文天祥、吳澄、羅洪先、聶豹、曾國藩、左宗棠等等,都為流坑留有墨跡。
關鍵字: 樂安縣 傳統 撫州市 江西省 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