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23日-29日最新北京--西遞--婺源自駕(四)
25日早飯后即出發前往江西婺源, 感覺這次使用gps導航有點上當, gps給我指的路是從屯溪--休寧—婺源, 可是過了休寧走的是441縣道,雖然路上車不多但道路狹窄, 坑坑洼洼, 急彎陡坡很多. 走了30公里左右才上了220省道, 此道安徽境內路況也差, 路很窄, 只要前面有大車便無法超越, 所以行駛速度非常受限, 山道兩邊因嚴重雪災影響, 大批林木折斷, 倒伏, 著實慘狀, 林業工人正在清理. 進入江西境內路稍寬些,路況也好很多. 黃山至婺源120公里. 婺源方圓百里有很多景點, 雖然旺季游客蜂擁而至,但因地域廣使得游客分散, 到也不覺得擁擠. 攝影愛好者到此主要是拍攝油菜花映襯下的古村落景色. 3月下旬至4月中旬可能是最好的油菜花盛開季節, 江嶺山頂上是最好的攝影地, 居高臨下俯視千畝油菜田滿山遍野層層疊疊,加之灰瓦白墻之村落, 極為漂亮. 也是大批攝影愛好者聚集的地方, 江嶺在婺源的東邊50公里左右, 如果從黃山過來就可在江灣鎮右轉彎往曉起方向進去(有明顯路標), 不必到了婺源又要返回來. 進入汪口后一直往里面走, 路邊也是景色宜人, 可找路邊稍寬的地方停車下來攝影. 到了一個新修的停車場時有一分叉路,往右是未修好的石頭爛路, 直行是新修好的柏油小路但有禁行路標, 只管走有禁行路標的新路一直向山上行駛即可. 那爛路一般的車也受不了, 我是誤入歧途, 爛路上走進去約5公里也不知通往哪里, 爛路兩邊也沒有什么可觀的景色, 只得回頭又走那新修的柏油小路, 雖然小路是新鋪, 卻是異常狹窄, 兩車會車需要十分小心. 很多攝影者都在江嶺住農家院, 為的是早起可以獲得最佳光影. 而且去江嶺沒有門票,也不收費. 全都是攝影愛好者, 齊聚在那里十分壯觀. 江嶺屬于婺源東線景區, 還有一些古村落諸如汪口, 李坑等, 門票收費在20~30/位, 停車另收5元. 這些古村落大多是旅游團光顧的地點, 大巴車一巴一巴的往那送人多擁擠在狹小的村莊里. 婺源北線也是差不多的景色, 路邊碰到好景色即可停車下來拍攝, 想要看古村落的就去理坑, 思溪, 延村之類. 來之前聽聞清華鎮的彩虹橋如何如何, 到了才知十分上當, 就是個十分普通的一個木廊橋被宣稱建于南宋. 其實說它年代久遠也無可厚非, 主要是收費挺貴28元/位, 進到里面便是小販夾道坐地煎煮食品, 兜售水果,花生,瓜子,致使垃圾遍地, 水中更是塑料袋, 空礦泉水瓶等污物漂浮. 除了此彩虹橋之外里面還有個正在修整中的小寺廟也編纂了典故以吸引游人, 其他什么板凳橋, 大水車更是無中生有之物, 沒什么特色. 據說文革當年的電影”閃閃的紅星”是在此地拍攝的,故此彩虹橋附近有大喇叭整天(也許24小時)不厭其煩的播放那主題歌曲. 北線的理坑也是個主要的古村去處, 門票收費20元/人. 在去之前我剛剛去過安徽的西遞和宏村, 因此不得不說如果去過西遞和宏村的,理坑其實可以不去. 因為理坑實在是破敗不堪, 而且十分臟,亂. 穿村而過的溪水也是油污漂浮, 菜葉垃圾隨波逐流. 北線的靈巖風景區就是個地下巖洞, 50元/人門票, 似乎去的游人相對較少, 也許是因為這個巖洞沒什么特別之處, 無非是洞中有各種奇形怪狀的鐘乳石,配合人工的彩色照明使其展示神奇. 其實各地都有類似巖洞, 諸如桂林的七星巖,蘆笛巖, 北京也有房山的云水洞, 大同小異也. 大樟山臥龍谷也是北線主要景區, 就是類似北京郊區的山溝溝, 只不過山澗溪水長流, 林木更蔥綠. 回程我不準備長途勞累,所以分兩段回京, 先從婺源走高速經景德鎮
關鍵字: GPS導航 北京 安徽 江西 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