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虹妖嬈廣州夜璀璨
海心沙:時代巨輪充滿動感
作為廣州亞運會開幕式的主會場,海心沙核心表演區的燈光設計充分凸顯海心沙島的自身特色及周邊城市環境特色,運用多種高科技燈光表現手段。
形成 遠近、高低、先后、強弱等層次分明的藝術效果。光線表現方面,以海心沙島外形輪廓為主線,將整個小島裝扮成“時代巨輪”,光統一使用高科技時間碼系統,在 總導演的指揮下按照事先設定的程序,分章節進行呈現。
新中軸線:四大模式光色冷艷
新中軸線照明分成城市門戶、體育文化中心、現代城市三段,在火車東站到廣州塔之間的區域,對其中55棟建筑物進行照明完善設計,體現新中軸線 “明亮、現代、多彩”的設計理念。
設計以中間色光和冷色光為主,共分為節日、平時、亞運慶典和觀禮四個模式,其中亞運模式主要采用led燈具來實現,便于 聯動控制瞬時亮起和色彩變化。
珠江兩岸:千帆競發百舸爭流
從白鵝潭至琶洲橋段35棟建筑物進行完善設計,通過選取江上生活最具代表性的舟和帆作為貫穿元素,9公里江面從西至東一共分為五個片斷:“鵝潭 夜月”(天鵝起飛,為船隊開航)、“羊城歲月”(體現對羊城不老歲月的回憶)。
“古城今昔”(體現了改革開放來的新氣象)、“荔枝小調”(體現廣州的風土 人情,地域文化)、“粵城新韻”(展現現代廣州和商業氛圍),展示廣州的風土人情和地域文化,并以泛光照明的暖黃光為主來表現歷史建筑的時代感,最終呈現 出“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的畫卷。
花園酒店:高清投影儀數字燈光
針對將花園酒店、白云賓館、友誼商店、世貿廣場、大鵬國際大廈、花園酒店、好世界廣場組合成為一個目標整體,以環繞組團形式進行亮化設計改造。
采用高清動感投影與普通燈光照明相結合的方式,構建全新概念的數字燈光系統。特別是在花園酒店周邊用15臺高清投影儀,在酒店東西兩面墻上投射出變幻的圖 案,亞運賽事還將實時播放獎牌榜。
珠江橋梁:12座橋一橋一景
對珠江12座橋梁(鶴洞橋~琶洲橋)橋體采用七彩動感設計實施夜景光亮工程,烘托亞運和節慶日歡快祥和的氛圍。其中海珠橋為體現其歷史滄桑感, 采用冷白光為主。
人民橋、解放橋、江灣橋、海印橋、廣州大橋等橋體采用l e d燈具配合聯動控制并結合橋底暖黃光色泛光為主,達到瞬時亮起和色彩變化的 動態效果;珠江大橋、東圃橋等橋體主要以暖黃色泛光照明表現橋體體量結構為主,以體現橋梁莊重、大方的特點。
體育場館:三星熠熠耀天河
廣州亞運會體育場館的夜景燈光設計中充分突出了場館所在區域的特色。如奧體中心夜景照明的設計保留了五場館意向五環的設計概念,以“天地生命,光舞激情”為題。
與亞運主題及亞殘精神相呼應,體現人與天、地、自然的交融,表達訓練積累至賽場爆發的運動比賽特征。針對新中軸線上的天河體育中心有夜間航拍的需要。
因此夜景燈光設計尤其注意突出鳥瞰效果,以“三星耀天河”為主題,用燈光將足球場、體育館和游 泳館分別包裝成三顆星,分別寓意木星、金星和水星。大學城的場館比較分散難以集中做出效果,燈光設計除了突出照明的實用性,也營造出“眾星攬月、樹影婆 娑”的創意效果。
新技術之一:掛網燈
巨大的彩燈中國結、彩燈亞運logo、彩燈木棉花,在新中軸線上,市民注意到,許多未完工的樓宇外部夜景照明圖案。據介紹,這是被廣泛采用的一種新式臨時照明技術——— 掛網燈。
工程人員在建筑立面上臨時掛上一層由特殊材料制成的幕網,然后再在幕網上安裝無數led小燈泡,由這些小燈泡組合成各式各樣的圖案。為降低對樓宇的影響。
施工人員先在工廠里給幕網裝上燈飾圖案,再一次性把幕網掛到樓宇立面上。一旦需要對圖案的內容或位置進行修改時,也可以方便調整掛網燈的位置。
為防止燈泡發熱引起火災,這次廣州光亮工程采用的幕網材料全是由絕緣性能優異、能夠阻燃的高強度塑料制成,是目前防火等級最高的材料,可做到離火即熄,而且不會對建筑立面本身的材料造成危害。
組成各種圖案的小led燈泡也是精挑細選,每盞燈泡不僅發光明亮,色彩艷麗,更可以做到低功率(每平米功率才10瓦)發熱很小,既保證安全也兼顧了視覺效果。
新技術之二:探照燈
據稱,海心沙周圍探照燈數量高達800盞,是廣州實施光亮工程以來最多的一次,過去僅在白鵝潭、琶洲碼頭等景點安裝,每個景點僅20余盞。
每盞探照燈的功率高達7000瓦,是目前功率最大的單體燈,在空氣質量好的情況下,它光線的射程范圍可達5公里左右(相當于廣州塔腳下的探照燈光束在廣州東站都可以看得見)。
這些探照燈的顏色還可以隨意變換,照射角度可以實現在半球面內旋轉。作為海心沙開幕式的背景光,需要和島上的燈光進行聯動,所以控制臺設在海心沙島上。
因此,800盞探照燈均通過電腦編程進行遠程控制。目前的表演模式比較簡單,探照燈束一邊變色一邊在空中搖擺,這主要是考慮到它們是用作開幕式的背景光。
不宜太復雜,否則會沖淡開幕式現場表演的燈光。為了控制成本,這800盞探照燈是采用租賃的辦法,臨時向廠家租用的。亞運會閉幕式結束后,它們會陸續被拆掉。
新技術之三:led巨屏
為烘托氣氛,工程人員在閱江路獵德大橋南橋腳位置安裝了一塊巨大的led燈屏。開幕式彩排時,燈屏上播放的都是西關風情畫卷,珠江北岸的市民都看得十分清楚。
由于獵德大橋附近的珠江南岸建筑較少,無法采用掛網燈人為造景,工程人員便想到在這里豎立一塊巨型led燈屏彌補缺陷。這塊屏的高度是18米。
長度是500米,足有一個正規足球場大小,面積超過上海世博會開幕式在黃浦江邊的led燈屏。據介紹,整塊燈屏由十幾萬盞小led燈組成,都安裝在臨時搭起來的腳手架上。
間距只有10厘米左右,遠望像一塊完整的屏幕。走近看卻能發現小led燈之間是鏤空的,“這種設計適合在戶外使用,鏤空能降低風阻。”據悉。
由于耗能較高,每平米達到300瓦,因此,整塊屏9000平米的能耗就達到2700千瓦,所以除了亞運開幕式和彩排,平時它較少打開,且亞運后也將拆除。
新技術之四:高清投影儀
花園酒店東西兩側安裝了15臺高清投影儀。夜幕降臨,投影儀就將亞運圖案投射到酒店東西兩側沒開窗戶的外立面上,整棟花園酒店的外墻就變成了寬40米高100米的露天大熒幕。
據悉,目前這塊大熒幕上播放的還僅僅是亞運有關的圖案,但到了亞運比賽期間,它還實時發布亞運獎牌榜,讓經過的市民一抬頭就能知道中國隊拿了多少金牌。
據介紹,原來還有一個創意是將高清投影儀投放的內容做成動態的,即投影光逐一向花園酒店周圍的建筑群掃過去,被掃到的每一面墻上都能成為露天大熒幕。
但經過試驗發現,由于部分建筑有些立面開了窗戶,投射過去的圖案在開了窗戶的位置就會變得殘缺,效果也大打折扣。而且這種動態掃描式的投影也需要更多的高清投影機。
最后出于穩妥起見,選擇了目前固定對準花園酒店外立面的靜態投影方式。在亞運過后這些高清投影機還將保留下去,只不過投影的內容會相應改變,這也意味著以后市民還有機會欣賞到露天大熒幕的震撼效果。
幕后故事
早在2008年市政府就委托清華規劃院對全市光亮工程做了整體規劃方案,方案對廣州兩大景觀帶,珠江兩岸和新中軸線分別提出了各種設想,前者提出要在珠江夜游船上安裝高清投影儀。
當船順江而下之時,投影儀可以次第向岸邊的建筑立面打出不同的巨幅圖案甚至動態動畫;而對于新中軸線,當時也曾有設想把周圍所有的建筑夜景燈光做成聯動效果,將廣州塔塔頂的激光設定成“指揮棒”。
由電腦控制激光逐一投向西塔、新圖書館、廣州大劇院等建筑,這些建筑就相應亮燈。然而上述創意到了施工階段卻被迫放棄了,在珠江夜游船向兩岸建筑投影的效果并不理想。
因為兩岸的建筑高矮不一而且本身就會亮燈,周圍光線太強就會導致投影圖像模糊,看不清楚;而新中軸線燈光聯動雖然在技術上完全可以做到,但是由于這里許多建筑都沒有完工。
相應的光亮工程也僅僅是亞運期間短期使用,不適合投入大量資金把臨時性的照明都做成聯動式,另外新中軸線上還有部分樓宇的光亮工程是業主早期做的。
如果要做聯動必須再搭腳手架進行修改和升級,這也太擾民。工程人員還表示,此次光亮工程是在原有光亮工程的基礎上進行修飾完善和提升。
對于拆除的舊燈具,盡可能地調整使用到較偏遠區域,做到循環利用。不需拆除的只更換燈泡,不搞大拆大建,既滿足規劃要求又符合業主利益。
關鍵字: 廣州亞運會 開幕式 海心沙 特色 高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