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特色盡在長安稼娃
長安稼娃是“正宗”的陜西小吃,突出了陜西特有的“酸、辣”口味,對于“想一次多品幾樣的人”來說“再合適不過”,尤其是“幾種攪團”,“好吃不貴”。
長安稼娃
無論是陜西人還是外地人肯定都會覺得很好吃。有一次請幾個外地的朋友去吃。叫了一大堆。我們都吃得興高采烈。外地的朋友說,嘴巴還沒飽呢,肚子先飽了,約好下次聚會也來這里。
漿水水圍城
漿水水圍城
漿水水圍城,是類似攪團的東西,好象也是他家特色。第一次吃的時候,覺得漿水味有點重,不過整體味道還不錯,后來越吃越覺得好吃。每次都會點這個。
洋芋叉叉和槐花麥飯
槐花麥飯
洋芋叉叉和槐花麥飯,雖然賣相不怎么誘人,味道可是非常好的。而且他家好象不太愛用鹽,所有口味不咸不淡,剛剛好。做槐花“麥飯”的方法,一般是把花序上的花朵摘下來、洗干凈,用開水燙燙, 將水分捏去,再拿專門的“擦子”把土豆擦成扁絲,把土豆絲和槐花放到盆子里,倒入適量面粉攪勻,上籠蒸20分鐘左右,蒸好后,用調好的汁子(一般是蒜泥、辣子面、味精、蔥花、醬油和醋放在碗里潑些油)拌著吃,味道好極了叫槐花洋芋“擦擦”。
油潑褲帶面
油潑褲帶面
在這里我給大家說一種,也就是大家在那陜西十大怪中聽到的——鍋盔饃大像鍋蓋,面條款像褲帶。
選用高筋面粉,和好,無需太硬了,因為這種面是拉扯制成,不是搟的,所以面不能和得太硬,以免影響后期制作。然后就是省面了。一定要省到家的,不然在拉扯的過程中會出現斷條的現象。然后再做成一個個的小劑子,每個大約一市兩左右,為了便于操作,把劑子擺放在一起,上面抹上熟菜油,用濕布蓋好,以避免面劑子干裂。等客人點出自己所需要的多少時,就可以拉制了,每根面條的重量,大約是一兩的。看廚師扯面,也是一種視覺享受的,一根面劑子拿在手中,前拉后拽,左扯右抻,上不著天下不挨地,好像在作著一種藝術表演,轉眼間,一根長約一米多,寬約一寸多的面條就扯出來了。
鍋盔加農家炒辣子
農家炒辣子
鍋盔加農家炒辣子,這個是陜西很有名的小吃了。尤其是后者。關于該辣椒辣不辣的問題在現場也引起了爭議;這個要看自己的口味了。
菠菜餅和紅豆餅
美味紅豆餅
菠菜餅和紅豆餅,菠菜餅蘸配的辣汁要比單吃好吃很多!紅豆餅也是,視覺效果和味覺效果都很好。
關鍵字: 土豆絲 長安 陜西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