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政治中心漢長安城遺址
漢長安城遺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西安城西北約5公里處未央區漢城鄉。面積36平方公里。西漢都城長安,是當時全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西漢以后,新莽、東漢(獻帝)、西晉(愍帝)、前趙、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等相繼以漢長安城為都,從漢初建城到隋文帝開皇二年(582)遷都大興城,歷時近800年。
漢長安城遺址
漢高祖五年(前202),將秦朝的興樂宮重加修飾并改名為長樂宮,將都城從櫟陽遷于此。蕭何又主持修建了太倉和武庫。漢惠帝元年(前194)開始修建長安城墻。漢武帝太初元年(前104)興建北宮、桂宮、明光宮、建章宮,開鑿昆明池和上林苑,前后歷時90年。城墻全部用黃土夯筑而成,高12米,寬12~16米;墻外有壕溝,寬8米,深3米。
漢長安城遺址
因城墻建于長樂宮和未央宮建成之后,為遷就二宮的位置和城北渭河的流向,把城墻建成了不規則的正方形,缺西北角,西墻南部和南墻西部向外折曲,過去稱長安城"南為南斗形,北為北斗形",或稱為"斗城"。
漢長安城遺址
全城共有12個城門,每門3個門道。東面自北而南為宣平門、清明門、霸城門,南面自東而西為覆盎門、安門、西安門,北面自西而東為橫門、廚城門、洛城門,西面自北而南為雍門、直城門、章城門。城內主要建筑群有長樂宮、未央宮、北宮、桂宮、武庫等。未央宮由前殿、椒房殿等40余個宮殿組成。
漢長安城遺址
現存遺址主要有:(1)城墻,周長25700米,基寬12~16米,最高處殘高近10米;(2)未央宮前殿遺址,東西200米,南北350米;(3)椒房殿遺址,東西150米,南北200米;(4)官署遺址,東西150米,南北70米 ;(5)少府遺址,東西210米,南北80米;(6)天祿閣遺址,邊長20米,高10米;(7)石渠閣遺址,東西80米,南北90米,高8米;(8)武庫遺址,東西70米,南北350米;(9)桂宮鴻寧殿遺址,邊長50米,高7米;(10)羅寨遺址,東西400米,南北500米;(11)樊寨遺址,東西100米,南北100米;(12)講武殿遺址,邊長25米,高17米;(13)樓閣遺址,東西700米,南北190米;(14)未央宮夯臺遺址,東西10米,南北25米,高9米。
漢長安城遺址
漢長安城及城內宮殿遺址,曾出土大量建筑材料、漢俑、簡冊、秦漢封泥等珍貴文物,是研究漢代歷史的重要實物資料。
關鍵字: 未央宮 西漢 遺址 長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