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開封游記尖兵中原行之開封清明上河園
開封古城的西北角端,迤邐的龍亭湖畔,有一大型的仿古建筑群,號稱中國古代迪斯尼的清明上河園。 說起這個清明上河園,就不得不提到園子的藍本——傳世名作《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北宋著名畫家張擇端繪制的不朽杰作。他用現實主義手法通過對市俗生活的細致描繪,生動地再現了北宋汴京承平時期的繁榮景象。 漫漫歷史長河,當年的汴京已被黃河無情地深埋。前年后的今日,現代人又將汴京勝景重現與世人眼前。 我個人是對今人的重現景觀或是一些主題公園持保留態度的。抱著對宋代歷史的喜愛,又曾經聽說,里面的建筑物大多是按照宋代的建筑教科書《營造法式》建的,所以還是決定掏出這60圓的門票去一窺究竟。 開封不大,從中心的開封賓館打車到園子也不過十幾圓,如果乘1、15或旅游20路都可到達。 進園子后,隨手取了一份景點地圖,打開一看發現整個景區被劃成南北兩大區域。南部是第一期,從景點的分布看,正好合了《清明上河圖》的首段,汴京郊野的春光和中段,繁忙的汴河碼頭和后段,熱鬧的市區街道。北部是第二期工程,合了《清明上河圖》部分景觀,但有一部分景點建筑是原圖上沒有的,主要體現的是北宋末年大內的一些建筑。 清明上河園的大門是兩個似闕又似鐘樓的建筑物。橫在眼前的是一座張擇端的塑像,身后一長副以《清明上河圖》為主題的浮雕。想到今后去故宮看真品,就覺得看浮雕沒有意義,閃人。 按圖左盼——東京碼頭。站到碼頭上,就能看到整個景區最美的建筑之一——虹橋。虹橋的建筑手法據說早已失傳,后來在浙江某山村看到了類似的實物,專家們才明白怎么回事,現在河上的這座橋的跨立,也是那座村中小橋的功勞呢!只是,大煞風景的是,橋后遠景是一座怎么避都出不了鏡頭的高高的電視塔。唉!想下蘇州園林,在任意角度都不會有不該出現的東西,那才是王道呀!同樣的道理,如果在故宮拍照,背景中出現了高樓,是不是會覺得比吃了蒼蠅還難受啊!^_^ 虹橋看的鬧心,不僅煞風景的電視塔。正巧了還在橋下表演漕運和包青天查案,橋下高音喇叭狂叫,橋上到處人頭。再閃…… 出碼頭左拐,過廣場,到了一個清靜地方——民俗街,全部是一些購物點。茅草蓋頂的小亭子還是很別致的。買了一個河南手工泥塑的雞(呵呵,兒子屬雞),買了一副朱仙鎮的童子抱雞年畫(呵呵,覺得自己挺俗,老是挑些主題是雞的工藝品)。 繞過表演踩高蹺的露天舞臺,返上虹橋。下橋左手端是古代驛站,右手端就是扎著彩牌樓的十千腳店(宋代時,酒店分正店和腳店兩種,腳店是不釀酒只賣酒的酒店)。 緊挨著腳店的是張擇端紀念館,里面介紹畫家的生平,以及陳列了虹橋等著名建筑的模型。對面就是古代的勾欄瓦肆(就是古人尋花問柳的地方)。 過上善門是一個相對集中的古居民區,有孫羊正店(現在也是酒店)、趙太丞家(現在是急救中心)等比較著名的景點(說著名也就是按原畫上寫出名字的建筑仿建的)。 路上都是穿著仿古服裝的工作人員。累了可以坐馬車,晃晃悠悠也很有風味。 再往前就是環線圍墻了,返!登上上善門。上善門是景區比較雄偉的建筑之一。登上城墻,可以俯瞰整個景區。 從鴛鴦島過吊索橋后,就來到了充滿野趣的秀野園。這里是按照原圖的汴京郊野建的。在疏林薄霧中,掩映著水車、茅舍、流水、草木、扁舟。 繞過鴛鴦橋再沿路前行,過雙亭橋來到二期景區。 站在九龍橋上北望,入眼一片黃色琉璃瓦和紅墻的建筑。這就是傳說中的北宋大內!發誓要找找看到底有沒有按照當年艮岳仿建的御花園。用我銳利的目光左右前后一遍遍的搜索,直到眼睛發酸,還是沒有找到類似御花園的地方。 拂云閣是一座十字歇山頂,黃色琉璃瓦紅色欄桿的高樓。可能由于建成時間不長,所以眼內都是斑斑黃綠相間。 這周圍的建筑大多是體育場地。馬球場表演女子馬球、蹴鞠場是古代足球、競技館表演斗雞。 沿石子路拐彎是仿建的古代考場——四方院,正在表演大宋科舉。鬧哄哄的,不看了。 依水建的宣德殿,和原畫很像,非常漂亮。 從長廊一路漫步到盡頭,結束了大約3個小時的游程。

關鍵字:
中國古代 古城 清明上河園 現實主義 迪斯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