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背梁自然保護區
陜西牛背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秦嶺山脈東段,是1987年建立的以保護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羚牛及其棲息地為主的森林和野生動物類型的自然保護區。保護區地跨西安市的長安縣、安康市的寧陜縣和商洛市的柞水縣,總面積16418公頃,其中森林面積1.4萬多公頃,森林覆蓋率達94%以上,是西安市及關中地區的重要水源涵養地和“綠色屏障。
保護區地跨秦嶺南北兩坡,是我國長江、黃河兩大水系的分水嶺,區內最高峰牛背梁2802米,為秦嶺東段最高峰。區內動植物區系復雜、種類繁多,有種子植物950余種,其中國家級保護植物15種;獸類60種、鳥類124種、兩爬類27種;國家級保護動物25種,其中i級3種,ii級22種。
管理局現有職工68人,其中有高級技術職稱的5人,中級技術職稱的14人;85%的職工具有大中專以上學歷。局內設辦公室、資源保護科、科研教育科、后勤科、多種經營科和森林防火辦辦室等四科四室,下設老林、廣貨街、大板岔三個保護站,6個巡護哨卡。
保護區管理局位于長安韋曲科技產業園,距西安市中心僅9公里,與西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相鄰。區內交通便利,西部有210國道(西安-萬縣)南北穿過,南部有沙(溝)柞(水)公路相鄰,東部有西(安)-(安)康鐵路秦嶺隧道穿越保護區腹底。
牛背梁保護區被全球環境基金組織列為全國自然保護區示范區之一,在“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計劃中,被確定為40個最優先發展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地區之一,在國家林業局、陜西省人民政府和全球環境基金(gef)的大力支持下,各項事業得到長足發展,保護區辦公、通訊設施齊全,基本達到辦公自動化。
近年來,保護區先后完成了《羚牛冬季棲息地調查》、《210國道對牛背梁保護區羚牛東西擴散影響的研究》、《牛背梁自然保護區社會經濟調查》、《牛背梁自然保護區能源需求調查》等多項基礎性科學研究,形成多項科研調查成果和論文。
保護區具有同時接待100-150人(次)從事科學研究、教學實習、生態旅游和觀光考察的條件,后勤保障及服務設施較為齊全,野外考察、實習區域達3000公頃。近幾年來,已多次接待入區實習、考察和生態旅游團體,并成功舉辦中小學生生態夏令營活動。
關鍵字: 秦嶺山 西安市 野生動物 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