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龍舟競渡
“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這是唐代詩人張建封描寫漢江龍舟競渡生動場面的真實寫照。幾千年過去了,如今,龍舟競渡這一傳統民俗活動已被安康兒女進一步發揚光大,并成為推介安康、宣傳安康的“金名片”。
據地方文獻記載,安康龍舟競賽活動沿習已久,自唐代就已興盛并形成了風俗,流傳至今已有2000余年歷史。期間雖經戰亂、移民大搬遷和自然災害,但仍以蓬勃的生命力流傳至今,受到人民喜愛,并形成了鮮明的特征。安康龍舟競賽活動一般在每年五月初三至初六連劃四日,數十里的男女老幼趕到漢江邊,觀看龍舟競渡。比賽十分激烈,有時形成舉火夜賽盛況。
安康龍舟節
安康龍舟分為真假龍舟兩種。真龍舟即專門制作供龍舟競賽的船只,形似黃瓜,雕有龍頭、龍尾及鱗甲,每年只在端午節賽龍舟時使用。假龍舟即在競賽時把航運木船筏子臨時用各種顏色的彩布裝飾而成。
90年代,中斷近30年的安康龍舟賽又在漢江復興。比賽時,寬闊的江面上,各種顏色的龍舟一齊進發,身著鮮艷的彩色服裝的劃手們奮力劃漿,船上鑼鼓齊鳴,號聲震天;岸上群情激昂,萬眾歡呼。特別是搶鴨子比賽更是扣人心弦,當鴨子被拋入江中時,各條龍舟奮力劃近,舟上兩名健兒翻身跳入湍急的江水,爭搶在水上驚游亂撲的鴨子,展開了激烈緊張的水上追逐,最后,勇敢機智、水性好的健兒終于捕鴨在手,贏得兩岸觀眾雷鳴般的掌聲和歡呼。
激動人心的龍舟競渡如今已經發展成了一種漢江兩岸人民最喜愛、規模最大的群眾體育運動。
關鍵字: 安康 漢江 龍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