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昭寺
傳說三:
相傳建大昭寺時,幾次均遭水淹。文成公主解釋說,整個青藏高原是個仰臥的羅剎女(如果有機會去西藏博物館,推薦你一定要看一幅非常古老的唐卡,畫的就是文成公主推算的吐蕃的地形)。這個魔女呈人形,頭朝東,腿朝西仰臥臂,大昭寺所在的湖泊原來正好是羅剎女的心臟,湖水乃其血液。所以文成公主說大昭寺必須填湖建寺,首先把魔女的心臟給鎮住。然后文成公主還同時推薦了另外十二個小寺院在邊遠地區,鎮住魔女的四肢和各個關節,共建了十三座寺院。
按照文成公主所選的位置,建寺首先要填湖。當時主要的運輸工具是依靠山羊背著裝著沙和土的袋子。就這樣把這個湖泊給填平了,給大昭寺奠定了基礎。其實今天的拉薩這兩個字就是從大昭寺演變而來的。最早拉薩不叫lasa,古文書上都是rasa,ra是山羊,sa是土地,意思是山羊建的地方。后來因為修建了這樣神圣納佛殿,里面供奉了佛祖的像,有佛經、佛塔,還有四面八方的信徒來這里朝圣,大家都認為這個地方是佛地,所以又改稱拉薩--la在藏語里是佛的意思,sa是地。
【參觀路線】
上午參觀的游客要從正門進去,右手就是售票處。首先看到的天井式院落是藏傳佛教中“格西 (藏傳佛教中的高級學位,相當于博士)的產生地。1409年,黃教開山鼻祖宗喀巴在大昭寺創立傳昭大法會,并將之確立為藏傳佛教界最大的法事活動,從此黃教聲名雀起.法會期間各大寺廟的僧人云集此院,觀看被寺廟推選出的杰出僧人進行激烈的答辯。
院落東側有數排酥油燈,白天也總是長明不滅.由這里各個家庭的人負責加酥油。
酥油燈后面就是大昭寺主殿的正門,大昭寺最早的建筑都是從這個門開始的。外面院子都是后來修建、擴充的,這個主殿才是一千四百多年前的建筑。由于多年信徒的摩擦,門口的石頭地板已經光亮如鏡了。
關鍵字: 大昭寺 小昭寺 尼泊爾 布達拉宮 藏傳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