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火把節
節期為農歷六月二十四至二十六日間,一至三天不等。節日活動內容應民族而不盡相同,但點火把則無一列外農歷六月二十四日,北斗星斗柄上指,彝語支的民族都要過火把節(納西族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火把節又叫星回節,俗有“星回于天而除夕”之說,相當于彝歷的新年。過去在節日里,彝族每家都要舉行祭祀活動,并燃火把到田地里驅蟲除災。現在火把節的主要內容,已是周邊地區的集市貿易和彝族群眾的歌舞娛樂。節日期間,寧蒗縣永勝的羊坪和永勝的羊坪都要舉行賽馬、棒跤、斗牛、斗羊、射箭等文娛活動,夜晚男女老少點著火把游行,用松香粉互灑為戲,并舉行篝火晚會,人們圍著火把堆翩翩起舞,縱情高歌,徹夜不息,青年男女則借機談情說愛,尋找意中人,故節日受青年人的歡迎。
納西族的火把節從年歷六月二十五日至二十七日,要過三天。農村白天斗牛、摔交和對唱民歌等,夜里,家家點燃大火把,高高插在糧架頂過樹上,并在院中點燃很多小火把。小孩子要舉著火把游轉跳火把,撒松香粉,大人則跳葫蘆笙等。城鎮則家家把火把排在門前街上,一排排火把齊燃,那大街小巷照得如同白晝,火把如林,人流如潮。在四方街等處,還要點巨型火把、燃放孔明燈等,并圍著火把打跳,盡情言歡。六月火把節,是云南的彝、白、納西、哈尼、拉祜、普米等兄弟民族共同的傳統節日,
關鍵字: 北斗星 民族 火把節 納西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