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糕點糖果
昆明糕點糖果
云腿月餅
云腿月餅是獨具風味的云南名點,亦稱滇式月餅,它與蘇式月餅、廣式月餅相比各有千秋。云腿月餅是用云南特產的宣威火腿,加上蜂蜜、豬油、白糖等為餡心,用昆明呈貢的紫麥面粉為皮料烘烤而成。其表面呈金黃色或棕紅色,外有一層硬殼,油潤艷麗,千層酥皮裹著餡心。這種月餅既有香味撲鼻的火腿,又有甜中帶咸的誘人蜜汁,入口舒適,食而不膩。因而,它是中秋佳節家人團聚的必備食品,也是饋贈親友的最佳禮品。
云腿月餅歷史悠久,相傳,明末清初,退據昆明的南明小朝廷的永歷皇帝(約在公元1649-1656年),終日憂愁,不思茶飯。一位御膳廚師急中生智,別出心裁地選用云南的火腿精肉切成碎丁,混以蜂蜜、精糖包餡,蒸制點心奉上,稱之為"云腿包子"。因其香濃味醇,甜咸適宜,皇上吃了龍顏大悅,連聲贊美。從此,列為御膳廚中的應時點心。
后來,這種包子的做法傳入民間,并逐漸由蒸制改為烘烤,由包子形狀改為圓餅形狀。光緒年間,昆明三轉彎(地名)有個胡姓開辦的"合香樓"點心鋪,首創酥皮"四兩坨"(即每個重4市兩,4個重16兩,恰合當時老秤1市斤,故名)。餡分火腿、白糖、洗沙、麻仁等四個品種。從這以后,每逢中秋來到之時,昆明市民爭相購買"四兩坨"。
民國初年,"吉慶祥"糕點鋪主人陳惠泉在"四兩坨"火腿紅餅的基礎上,首次烤制出硬殼火腿月餅,大受歡迎,生意興隆,鋪子也由小而大。吉慶祥云腿月餅的制作方法是:首先將火腿洗凈去骨,切成大塊蒸熟,然后再改刀切成黃豆大小的肉丁,與蜂蜜、白糖、熟面拌勻,作為餡心,包入用白油、糖粉、蜂蜜等合成的面皮之中,用中火烤熟即成。這種月餅具有酥、松、香的特色,成為云南具有代表性的名特食品。
五仁月餅
五仁月餅是各式月餅中最為著稱的,因餡中有杏仁、桃仁、花生仁、麻仁和瓜子仁而得名。它具有配料考究、皮薄餡多、味美可口、不易破碎、便于攜帶等特點。
五仁月餅屬于廣式月餅,1939年隨著昆明冠生園的建立傳入云南。昆明冠生園生產的五仁月餅,在傳統的廣式五仁月餅配方上進行了改進,使產品既保留了廣式月餅的原有風格,又帶有云南地方風味。制作五仁月餅的原料是:標準面粉、上等白糖、熟菜油、豬油、雞蛋、玫瑰糖、糖漿、熟標準粉、核桃仁、花生米、松子仁、麻仁、洗芝麻、冬瓜蜜餞、白酒、大堿、桔皮糖。云掉了傳統配方中的南杏仁、瓜子仁、橄欖仁、糖桔餅、熟糯米粉(以熟面粉代替),并增加了冬瓜蜜餞的用量。制作工藝是配制糖漿、制皮面團、制餡、包餡成型、擺盤烘烤、冷卻裝箱,即為成品。
這種月餅,呈鼓形,邊稍鼓出,花紋和字跡清晰,形狀端正,不破皮,不露餡,邊角分明;表面金黃色,無白點,色澤均勻,具有油脂光澤,邊緣呈象牙色,底面棕紅色。口味香甜,綿軟帶酥,有多種果仁香味。
玫瑰鮮花餅
昆明鮮花餅是季節性較強的名特點心,其中尤以桂美軒糕點廠生產的玫瑰鮮花餅最為著名。
昆明桂美軒糕點廠制作鮮花餅已有幾十年的歷史,工藝十分考究。采摘含苞欲放或剛剛開放的玫瑰鮮花篩選后去掉花托,分開花瓣,加工處理為糕點的餡心;然后包上酥皮成型,烘烤冷卻后即為成品。
鮮花餅制作過程要求迅速,必須在一天之內完成,并及時將產品上市出售,以充分顯示玫瑰鮮花餅的幽香和鮮美。鮮花餅白嫩潔凈,香甜酥軟,花瓣可辨,香氣宜人。最大的特點就在一個"鮮"字。
云南回餅
云南回餅是昆明特有的名點。它細白如雪,松軟爽口,清香咸甜,老幼皆宜。
云南回餅不僅風味殊異,而且來由也有奇特。50多年前,"合香樓"糕點鋪的一位硯師傅把面團搓好后,發現忘了加雞蛋,這時面團已酸,繼續發酵,面要變質,不發酵又做不成面包。正在發難之時,一位名叫李清祥的師傅說:"加些小蘇打做成烤餅吧"
關鍵字: 棕紅色 瓜子仁 糕點廠 花生米 金黃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