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在瀘沽湖----兩個人的午后
這是我在瀘沽湖的最后一天的下午。中午在扎西家的老屋里吃了豐盛的午餐,喝了兩碗酒,又在凌亂的院子里和孩子玩了一會。靠著門樓看著在院子外吃草的牛們,瞇起眼睛曬著暖暖的太陽,轉動著空空的的腦袋想,是不是做一個傻子就能感受到這樣簡單的幸福?
正享受著無聊的快樂時光,扎西從院子里面走出來,對我說:“要不要去轉一轉?”。“好啊,好啊!”我依然是不過腦子地答應著他的問話。
走在村中唯一的一條土路上,不時用腳踢拉著小小的石子,看著它們翻著滾兒在土路上蕩起一股小小的塵煙,兒時那種調皮好動的心態在這一刻回到了我的身上。
我就那么慢慢地走著,踢拉著,時不時看一眼身邊的扎西。他對我的舉動似乎沒看見一樣,好像是早已經熟悉了習慣了我的那種閑散的漫無目的的無所事事的狀態。
走到村頭的鋪子里,看見了手工制作的披肩。真的是愛死了那厚實的軟軟的質感,愛死了那用明艷的粗線交錯織成的紋路。于是,讓老板娘一條一條拿出來,披在身上站在鏡子前開始搔首弄姿,最終選中一條象藏寶貝似的塞進包包。扎西在一旁看著笑了:“還背著啊,放著吧,一會兒我們回來取。”“那,好吧。”我慢吞吞地把披肩拿出來又放到老板娘的手里,有點不情愿地瞪了扎西一眼。
店鋪的門外就是落瓦村的碼頭。中午從蒗放過來的時候思喏已經帶我來過一次。沒有游船的碼頭顯得有點空落,但是正好符合我拍照的心情。于是拿出了相機。
從棧橋邊走上一條石階小路爬到了半山腰,然后沿著一條山路走去。扎西對我說:“這條路修好后我都沒有走過,是第一次。”“那我真的是太榮幸了,兩個都沒有走過這條路的人在一起,一定會有一種新的感受。”扎西聽完我的話笑了。
“其實,你知道么,我也去過北京。真的,是在宣午門那邊做彩擴。”“真的呀?那怎么回來了呢?”我問扎西。“沒有什么意思,工資太少不說吧,還覺得太亂,而且城里人的人心不好。”“那是你不適應城市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節奏。”我慢慢地對他說。“我就是不太喜歡城市,其實,你說吧,我們這什么都不缺,只要你習慣,能生活很好呢。”扎西也是慢悠悠地說著。
“嗯,這我相信,你們家的生活就蠻好的。城市,怎么說呢,它和農村是無法比的啊,兩種不同的概念。”突然我想起了一段當初從新疆的白哈巴回來后在游記里寫過的話:“清新的山林空氣穿梭在你的心肺之間,仿佛將你置身于負氧離子含量最高的天然氧吧之中。這時候你會突然發現,都市中人們所苦苦尋覓的最高享受在這里竟是日日、夜夜,時時、刻刻,分分、秒秒陪伴著你的再普通不過的東西。于是,我感慨:有著現代文明的都市和保留著遠古自然之風的村落,它們不僅僅在各自的形態上有著截然不同的差異,而且在它們各自所表現的精神實質上也有天壤之別。而作為生存在世界上的人類,不論你是生存于何種的物質社會,總是對與之不相融合的另類物質社會和精神世界產生渴求和向往。這也許就是像我們這樣一群久居都市,被鋼筋水泥所圍困,被閃爍霓虹燈所照射,被喧囂聲浪所吞沒的人們想要不顧一切地奔向自然,走向原始,返璞歸真的真正目的吧。”我真想把這段話告訴扎西,可轉念一想還是用最通俗的話來告訴他我此時此刻的感受吧。于是我對他扎西說:“其實,正是由于城市和鄉村兩者之間的反差太大,才有了相互間的渴望。你說對么,扎西?”
扎西低著頭,好像是在認真地琢磨我說的的話:“是的么。”他抬起眼睛對我說。望著他,我笑了,真的是喜歡他的那種平和安靜清澈的感覺。
關鍵字: 云南 天然氧吧 截然不同 瀘沽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