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遙文廟學宮
大成殿的平面布局、用柱方法、斗拱梁架結構以及歇山出際的形式,檐下大斜架取代補間鋪作的罕見特例,都具有早期木構建筑特征,屬宋式建筑體系,深具宋代遺風。從大成殿脊博墨筆題記“維金大定三年歲次癸未middot;月一日辛酉重建可知,殿之重修時間在公元1163年,清代有過保養性維修。據國家文物局主編的《中國名勝詞典》中記載:平遙的文廟大成殿是我國現存最早的文廟大成殿。
殿內主要奉祀“孔子、“四配、“十哲,主像為孔子,頭戴十二琉球冠冕,身著十二章服,手執圭板,面部溫和而嚴厲,神態威而猛,恭而安。從漢武帝開始,孔子受到歷代帝王的尊崇,他被尊奉為“文宣王、“至圣文宣王、“至圣先師,從殿內懸掛的匾額“德齊幬載、圣協時中、圣集大成hellip;hellip;均為歷代帝王為孔子御題,孔子地位之崇高足見一斑。
歷代統治者在尊孔祭孔的同時,對孔門弟子也加以尊崇,在不同的朝代分別請進了文廟,給以從祀和配享的待遇。即孔子像左右分別為“四配,述圣孔亻及、宗圣曾參、復圣顏回、亞圣孟軻;東西供臺上為“十哲,分別為仲由、卜商、冉雍、冉耕、冉求、宰予、端木賜、閔損、言偃、顓孫師均為孔子的得意門生。此院的配殿東廡、西廡供奉七十二賢人。值得一提的是,為一代宗師孔子立像古今皆有之,而再現其弟子彩塑群像在國內孔廟中亦為規模最大的一處。這些塑像的后墻上還繪有孔子圣跡圖,從顏母禱尼山開始,到孔子去世后弟子廬墓為止,把孔子一生主要活動以壁畫形式,惟妙惟肖地展現在游客面前。
穿過大成殿兩側的東西腋門來到第三進院,首先看到大成殿后墻上碩大的“魁字。傳說本地如有高中的狀元,可從欞星門中間甬道進入大成殿,即可打開“魁字門,通往敬一亭舉行祭天儀式,寓“一舉奪魁之意。
關鍵字: 中軸線 博物館 平遙古城 明倫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