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鳳陽、道鳳陽
“說鳳陽,道鳳陽,鳳陽是個好地方…”鳳陽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故鄉,鳳陽花鼓的誕生地,中國農村農業大包干責任制的發祥地。鳳陽縣位于安徽東北部,淮河中游南岸,是一個有著悠久的歷史積淀,深厚的文化底蘊的國家歷史名城。鳳陽古稱鐘離國、濠州,明朝洪武七年改為鳳陽縣,鳳陽人杰地靈、環境優美、資源豐富文物古跡豐富,是安徽重點旅游風景地,文物古跡眾多,有明朝中都城遺址、江北第一洞韭山洞、古禪窟寺、龍興寺、臥牛湖、狼巷迷谷、鼓樓等人文自然景觀。青山綠水、湖光山色、令人流連忘返、贊嘆不矣!久負盛名被譽為“東方芭蕾”的鳳陽花鼓。和造型獨特,色調明麗,手法細膩,堪稱一絕的獨有的民間藝術鳳畫使鳳陽的旅游文化更顯得多姿多彩,絕對是旅游賞景的好地方。“說鳳陽,道鳳陽,十年就有九年荒…”窮,似乎是鳳陽的另一個印象。但是如果更深入的的了解鳳陽,您就可能了解到鳳陽人的氣節與道義。滔滔的淮河養育著鳳陽人民,但因淮河的河床已遠遠高過了鳳陽岸邊居民的屋脊,年復一年的洪澇大水對鳳陽的影響是巨大的,而為了保護國家的大動脈,保護那些應當“保護”的大都市……在永無遏止的洪澇面前鳳陽人民除了拼死護堤還要一次次地炸堤泄洪,每一次的決堤或泄洪對于鳳陽的人們來說都是萬劫不復的災難,眼睜睜地看著自家那點薄薄的家產在滔天的洪水中漂搖消逝,欲哭無淚……沒有商量的可能,沒有退卻的余地,以鳳陽人特有的氣節與道義默默的承受著這一切,可以想象一遍遍炸堤泄洪后鳳陽人無怨無悔的重建家園背后的苦澀。但是鳳陽人并沒有因此而怨天尤人,以平和的心態接受目前經濟暫不發達階段的狀況,以當年大包干的精神自強自立,多方拓展想盡辦法努力改善自身狀況,以鳳陽人特有的睿智和膽色勇往直前,為建設一個文明興盛的新鳳陽而努力。“說鳳陽,道鳳陽,鳳陽是個好地方…”無論是在外的鳳陽游子,還是未離故土的鳳陽鄉親,真誠的希望動聽的花鼓調子能更響亮的唱響在淮河兩岸,唱遍祖國大地,使更多的外地朋友了解鳳陽感受這個在建設小城的勃勃生機。為使朋友們更多了解鳳陽附:鳳陽故事鳳陽花鼓鳳陽花鼓又稱"花鼓"、"打花鼓"、"花鼓小鑼"、"雙條鼓"等,花鼓小巧玲瓏,鼓面直徑三寸左右;鼓條為兩根一點五尺左右的細竹棍。表演者單手執鼓,另一只手執兩根鼓條敲擊鼓面,配合說唱歌詞載歌載舞,是鳳陽特有的集曲藝和歌舞為一體的民間表演藝術。鳳陽花鼓始創于明朝,在朱元璋做了皇帝定鳳陽為中都,并希望在他的家鄉,設置一個超級鳳陽府,轄區包括安徽、江蘇、河南、湖北四省中的12府23個縣,差不多將整個淮河流域都劃了進去。因人氣不旺,文化不盛,為了擴充中都人口,他從江南,便從江南富庶地帶強行移來江南富民20萬和天下數千文人墨客到鳳陽安家,以繁榮都城經濟和文化。并強令不準他們返回原籍。這些移民在原籍大都是富戶,到了鳳陽后很不習慣淮河流域的干旱和洪澇自然災害,雖然思鄉心切,但又不敢違反皇帝的禁令公開回鄉探親,于是在每年冬閑季節,借口年荒,喬裝打扮,偽裝成乞丐,以逃荒為名,成群結對,打鼓唱曲賣藝回鄉,回到江南各郡乞食,到家鄉掃墓探親。來年春季再回鳳陽。這些人在年年返鄉祭祖的路上,大唱攻擊朱元璋的小調。偉大的鳳陽花鼓,就這樣誕生了。其所唱歌詞是:“家住廬州并鳳陽,鳳陽原是好地方,自從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從此,悲悲切切的歌詞內容,凄涼的花鼓調傳遍了大江南北,鳳陽成了人人都知道的最貧窮的地方。鳳陽花鼓這種流浪賣藝的民間歌舞表演,作為一種傳統的民間藝術被代代傳承,廣泛流傳開來,并成為我國漢族民間喜慶豐收、歡度節曰和反映勞動人民幸福生活的一種民間歌舞表演形式,而鳳陽也成為名副其實的“花鼓之鄉”。現代的鳳陽花鼓的打法、舞步、花勢、演唱等在保持濃郁的地方特色的同時,揉進了現代歌舞的技巧,形式更加活潑多樣,氣氛更加熱烈歡快,還發展出新的舞蹈形式,名聲越來越大,獲得的贊譽越來越多并已被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鳳陽鳳畫鳳畫,也有人稱“龍鳳畫”,是人們通過繪制象征吉祥的鳳凰用來祈求生活的幸福。起源于明代初年,距今有六百多年歷史,是具有鄉土味十分濃烈的民間藝術奇葩。鳳畫的來歷和形成還有一個傳說故事:說朱元璋當上皇帝后,立即在家鄉鳳陽建筑一座皇城,名曰“中都城”。忽一曰從天邊飛來一只五彩鳳凰,金光閃閃,祥云繚繞,香風習習,那鳳凰鳴叫數聲,在皇城上空翱翔一圈,遂飛到城南一座小山上落下,這小山卻是朱元璋父母的墳丘(今為明皇陵)。全城百姓都扶老攜幼爭相觀看。可巧,人群中有一位號稱“神筆張”的畫師將鳳凰模樣畫了下來,自此,專以畫鳳為業,開設畫店,傳經授藝,并在每年春節繪制幾幅精品獻給朱元璋,馬娘娘尤為喜愛,總是掛在后宮大殿上,率領眾嬪妃焚香朝拜,祈禱富貴、吉祥。然而鳳畫發展到鼎盛時期卻是在清朝光緒年間,當時,鳳陽府城內有10多家鳳畫店,畫師近百名。它們均聚集在府東街(人稱鳳凰玉石街)。人們來鳳陽多愛購買鳳畫作為饋贈親友的佳品,外國傳教士也曾經購買大批鳳畫帶回國去,作為自己曾到過東方文化古國的象征和證物。鳳陽本地百姓在婚嫁、喬遷、逢年過節也都張貼鳳畫以圖吉利,鳳畫作為鳳陽獨有的民間藝術在國內外廣為流傳。鳳陽鳳畫經歷代藝人不斷創造,逐漸形成一套獨特的民間藝術風格和繪畫程序,其鳳凰造型必須是“蛇頭、龜背、鷹嘴、鶴腿、如意冠,九尾十八翅”等,它聚集了百鳥之長。在繪制技法上,以民間工藝色彩為主,并吸取了工筆花鳥畫的勾線、敷色等技法,又兼蓄年畫通俗畫法,有“五彩、素彩、水墨”的色彩表現手法,能做到雅俗共賞。鳳畫的題材很多,其中有丹鳳朝陽、百鳥朝鳳、帶子上朝、五鳳樓、龍鳳圖、鳳攆麒麟、百鳥獻壽、四扇屏等傳統佳作,深為廣大群眾喜歡。
關鍵字: 農村 鳳陽縣 歷史 發祥地 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