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博——建筑界的絕版
這個學期,我老師對我們全班同學說:“搞建筑的人眼里有個最經典的建筑,這個不去看要遺憾一輩子的,而且這個建筑物已經成為絕版了!”我們問老師這個絕版建筑物在哪里,是否要出國啊,他說就在蘇州,說的我們大家驚訝萬分,想來上海到蘇州也不是很遠,于是決定在本周四去蘇州看向往已久的蘇州博物館,到了蘇州很快就坐車到蘇州博物館,座落于拙政園和忠王府旁邊蘇州博物館,環繞于古樸的小橋流水人家中,因此整體設計也走的是古樸路線, 一面黑瓦白墻,上書“蘇州博物館”五個大字,便是正門了。 蘇州博物館占地面積約10700平方米,建筑面積19000余平方米,投資3.39億。建筑采用地下一層和地面一層為主的結構方式,主體建筑的檐口高度控制在6米以內,中央大廳和西部展廳安排了局部的二層,高度16米。新館建筑群體作北朝南,被分成三大塊:中央部分為入口、中央大廳和主庭院;西部為博物館的主展區;東部為次展區和行政辦公、服務設施區域。這種布局以中軸線對稱的中、西、東三路布局,與忠王府和拙政園布局相互呼應,和諧相處。蘇州博物館是一座既結合蘇州傳統園林建筑造詣、又有現代建筑的簡潔幾何造型、巧妙的功能布局,以及完善的設施功能的現代化綜合性博物館。蘇州博物館自2003年開始設計建造,由著名的華人設計師貝聿銘領銜設計,歷時三載,去年秋天才對外開放,其最為建筑界同行津津樂道的是別致的設計風格,建造之初,很多人擔心博物館的設計會破壞周圍的園林風格,等貝聿銘設計方案出來后,更是罵聲一片,甚至有上書人大要求停止建造蘇州博物館的,但最終蘇州市人民政府頂著壓力還是堅持下來了,看來真理有時也掌握在少數人手里啊!于是才有了今天的蘇州博物館和世界名園“拙政園”相得益彰,才有了建筑界眼里的經典絕版建筑,才有了設計師眼里的圣地般的絕版作品!我們先參觀了館藏文物,從陶器時代的文物開始,到2500年前吳文化的起源,再到宋明盛世,都代表了盛極一時的姑蘇文明;最精美的是那些造型相當復雜、精心雕琢的玉器,以及或色彩絢麗或晶瑩剔透的瓷器;最有幸的是看到江南四大才子唐寅、文徵明、沈周、祝枝山的書畫并列展出;不過印象最深刻的還是古代一個有地位的男性墓葬者的服飾:墓葬者的臉部和身上都有玉器或瑪瑙、綠松石之類的寶石飾物覆蓋。走出展室便來到了中央主庭院,這是貝老設計中最精彩的一筆!主庭院既采納了蘇州園林的經典元素——小橋流水、亭臺樓榭來布局,又采用現代的建筑材料——鋼筋、玻璃、混凝土來營造黑瓦白墻,整體設計既保留了傳統園林的風格,又摒棄了氤氳的殘敗感,看起來明快、大氣;就連假山也刻意去掉了嶙峋的棱角,而采用硬朗的流線邊界,視覺效果嘛!一句話:古典與現代相得益彰。博物館的整體設計上還是沿用了許多貝老風格的元素的,比如三角形的鋼筋架構和玻璃金字塔造型,是盧浮宮的玻璃金字塔再版!蘇州博物館作為一個現代建筑,一個公共建筑,一個要求與中國傳統園林相結合的建筑,帶給我們的是一種符號,一種空間,一種詮釋,可能我們作為一個體驗者和參觀者,只是通過自我的感性去挖掘建筑本身的合理性和存在意義,倘祥在蘇州博物館,我內心被大師的作品深深地折服了,不愧是設計大師啊!極簡潔卻蘊涵大意境,于細節處又無比精細,步步見景 實乃大家風范!絕版的蘇州博物館給人的印象正如園林的的創意:含蓄、簡約、雋永,當你身在室內,看室外玉竹為窗洞所圍,點、線、面皆含精功用筆,使展區寧靜致遠,并更富現代感。我覺得蘇州博物館是將傳統和現代、時尚和經典、東方和西方的元素結合的最好的一個建筑物!
關鍵字: 博物館 建筑物 經典的 蘇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