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鍋居
老北京以"居"字為字號的都有單一的特色品種,砂鍋居是 以經營砂鍋白肉而享譽京城的。
砂鍋居開業于清乾隆六年(1741年)。最早以經營沙鍋白肉起 家。據史料記載,白肉是當年清宮用于祭祀的上等貢品。砂鍋居店址是清室王府外的更房,每次祭祀完畢剩些供品便賞賜給更夫們,后來更夫們請來王府的廚師,用一口大砂鍋煮肉,以滿族特有的燒、燎、白煮手法作出了瓢香三百年的沙 鍋白肉。砂鍋居的師傅們將白煮的肉,因材施藝,烹制出菜 式豐富的"全豬席",炸鹿尾(引兒),燒子蓋,拌雙皮,九 轉肥腸,尤其以"下水"菜獨具特色。用砂鍋烹制出的菜軟 爛不膩,蘸調兌的佐料更濃香適口。當年,到砂鍋居吃白肉 有說辭:"日頭才出已去遲",民間有歇后語"砂鍋居的幌子 --過午不候",道明沙鍋菜受歡迎的景況。
經過上百年的發展,沙鍋居的砂鍋菜更加豐富,除了燒、燎、 白煮的豬類菜肴外,雞、魚、蝦、蟹、參、翅、貝類都入砂 鍋靠,清湯、奶汁,葷素,其菜品種極為豐富。 此外,砂鍋 居還經營北京菜系中的宮廷菜,京風、京味十足。 餐廳環境:王府式建筑風格,可同時接待人用餐,一樓以 零點為主,地下餐廳及二樓以雅座單間為主,三樓有接待住 宿業務。
關鍵字: 北京 砂鍋 美食餐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