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觀廟會
西便門外的白云觀是春節期間開放時間最長、香火最盛、最具特色的廟會之一。它從初一到正月十九,而且設有各種新奇別致的玩藝兒,其中包括初八的"順星"和十八的"會神仙",雖屬宗教儀式,但也新鮮有趣。
游白云觀的人,一大早即從宣武門沿護城河西行出西便門。這里早已有許多牽著健壯毛驢的腳夫正在等著游觀的香客。香客們或乘車或騎車至此都要棄車而就驢,這是因為騎毛驢逛白云觀是舊都春節進香者的最大樂事之一。人們花上個塊兒八毛,乘坐著溫良馴順的小牲口走它三五里路,這既是游觀香客一年一度所盼望的特殊玩藝兒,也是返家后向諸親貴友夸耀的絕好資料。游客乘驢,腳夫揮鞭緊隨于側。但也有識途的老驢,無須主人尾隨,能在達到目的地后自己無誤地返回來處,再為主人接來送往。不到二十天,一頭小小毛驢,恐怕就能為主人家掙上半年的日用呢!門口遍布賣小吃的攤販,所賣小吃也與其它廟會大同小異。但是終究太早,生意還比較清淡。而最熱鬧的一幕卻是進山門時的"摸石猴兒"。觀門呈拱形,門的內圈系以一弧形石雕為飾。石雕的左下方有一石猴浮雕,傳說人們摸了它可以清心明目不患眼病,即使患病亦可痊愈。當然這純系無稽之談,但游人則必欲摸之而后慰。久而久之,"摸石猴兒"也就成為新正逛白云觀的傳統節目了。長期經人們的撫摸,山門上穹窿般的石雕,別處依然呈青砂石的深灰色,唯獨這個小猴兒被摸得锃光瓦亮,特別逗人喜愛。進門后,第一進院落中有三座石橋,但橋下無水。三座橋只開中間一個橋洞,洞中朝東西方向平分開,兩側各設一方桌,桌上有兩位道士分東西盤腿打坐--從早開山門起,一直坐到傍晚游客散盡他們才能如釋重負地回堂休息。整整一天,也真夠辛苦的了。他們是白云觀的主要節目,也是過年廟會的主要財源之一"打金錢眼"的一對"活道具"。他們所坐的橋洞上端,東西各高懸一直徑約為兩尺、厚為三寸余的紙胎,上面糊以金紙的大金錢。金錢是用紅絨繩從南北兩端繃緊的,中孔內系一小鋼鈴。在東西兩側橋畔,設有許多以現鈔兌換已不流通的制錢攤子,以一角錢兌換十個制錢。游客們即于兩側橋面上瞄準相距五米開外的金錢孔上的小銅鈴投擲。誰能打得準,把銅鈴打中打響,這一年他就會順順當當兒,事事如意,因距離較遠,銅鈴又小,能打中者,純系偶然。不過人總是要試試"運氣",即使花多少錢去兌換制錢也在所不惜。
順星殿后西跨院,專有北房一排,名曰"老人堂"。其中居住著年在九十以上至一百零幾歲的老道士約七、八人。年齡究竟多少,外人不得而知,但據說這些道士平時養生有道,所以看來一個個都是鶴發童顏,精神矍鑠。不過游客出自敬老憐貧,心生惻隱,都須多加布施。白云觀正殿系供正月十八"會神仙"做法事的主殿。是日前來拈香隨喜,欲與神仙結個善緣的香客終日不斷,將過年期間的各項活動推向了高潮,廟會至此也就行將收場了。
關鍵字: 特色 白云觀 西便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