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寬窄巷子走街串巷
久仰寬窄巷子的大名,終于在離開成都那天上午去逛了一圈。寬窄巷子是由寬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三條巷子構成的,下了48路車沒走多遠就拐進了井巷子。
眼前的景象,既有老北京四合院的遺韻,又有南鑼鼓巷的時尚,與想象中那種西南特色古民居完全不同。左手邊上有堵老成都文化墻,那些獨具特色的黑白浮雕照片,生動地再現了若干年前當地居民生活的點點滴滴。若不是身在成都,我真會以為自己穿越了時空隧道,置身于幾十年前的北平城。
有這種感覺,還得從寬窄巷子的由來說起。1718年(康熙五十七年),準噶爾部竄擾西藏,清政府派三千精兵平息了叛亂。成都地處西藏通往京城的要道上,三藩之亂平定后,部分八旗兵就被留在那里駐守。他們在戰國秦張儀修建的少城遺址上修筑了滿城,人們也稱之為少城。這就是寬窄巷子的前身。
眼前這家名為“典味”的餐廳,海納了成都各色小吃。
“荷歡”是家印度風情小店,從裝飾、背景音樂,到店內出售的商品,還有提供的茶餐,都展示著濃郁的印巴風情。
此外,井巷子的藝術氣息與798是有一拼的。除了老成都文化墻的黑白浮雕照片、建筑體上的精雕細琢,一幅幅藝術氣息濃郁的商業海報,連洗手間也設計得獨具特色。再加上“寬窄巷子lomo展”的作品,賦予了井巷子更多繽紛的色彩。眼前的井巷子,清朝時叫如意胡同,因巷北有個明德坊,后亦稱明德胡同。辛亥革命后更名為井巷子。井巷子,是三條巷子中最多元、最動感的。
“胡里”是家前門朝窄巷子,后門朝井巷子的酒吧,古老的變臉、吐火等絕活兒每晚會在此華麗登場。
除了眾多各色商家入駐寬窄巷子,更有一批文化人前來棒場。白夜酒吧的主人就是詩人翟永明。只可惜杜甫、李白他們已作古千年,否則他們一定又多了個喝酒吟詩的好去處。
“柔軟時光”酒吧,不知如何得名。但人們總是把休閑、慢生活之類的詞匯與柔軟時光聯系起來。窄巷子,就是成都慢生活的最佳體現。清朝時,這里叫太平胡同,代表著人們希望沒有戰爭、能夠安居樂業的美好愿望。不過十一點來鐘的光景,巷子里已經陸續來了很多人,相約幾位好友,找一處自己喜歡的位置,叫一壺茶或一杯咖啡,或談論談論家國大事、或聊聊家長里短,餓了就叫份小吃,吃飽了,再就著陽光打個小盹,這就是成都人的幸福生活。
從窄巷子向寬巷子穿行的小路上,發現一家星巴克,這是我見到的最不像星巴克的星巴克。它的外觀一改星巴克連鎖的西式外衣,披上了含蓄典雅的中式唐裝,一對大紅燈籠做的耳環垂在雙頰兩旁。
蜀錦、蜀繡、綿竹年畫統稱“四川三寶”。一家名為“四川三寶”的小店就座落在寬巷子里,經營這些精美絕倫的四川手工藝特產。
“花間”是個品茶的好去處,看上去很有那種“梧桐樹下花間悅,滿城巷中一縷香”的味道。若不是下午要趕飛機,真想進去小坐個把時辰。
“天趣”是家經營滿漢全席的主題餐廳,精美的菜品向食客們展示著中國淵遠流長的飲食文化。只可惜這個價位,不是一般老百姓能接受的了的。
“子非”是家有意思的餐廳,頗有《射雕英雄傳》中黃蓉做菜的風范。在這里,每一道菜都可以成為一個典故、一句古詩,或是一個成語。
“龍堂客棧”是個接待各國驢友的好地方,記住,一定是“驢友”哦,商務人士在這里是不受歡迎的。傳說這里是個很牛的地方,因為人家有一句“西裝革履者恕不接待”的口號。
梧桐樹、老茶館、懶洋洋地趴在地上曬太陽的狗狗,不經意地流露著寬巷子內生活的閑情。
而我,幾小時后就要回到那座匆忙的都市,連在這里品一盞茶的功夫都沒有,只能匆匆地穿行、匆匆地拍照。在成都,我沒有看到《成都,今夜請將我遺忘》中所描寫的那種燈紅酒綠,印象中只留下了一份屬于成都的閑情逸致,還有那星星點點的、透過梧桐樹的枝葉灑下的點點陽光……
關鍵字: 巷子 梧桐樹 飲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