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獨特小吃
糌粑
藏區中最常見的食物,它攜帶方便,食法簡單,牧區群眾在朝圣、放牧、打獵、居家、旅行時都以糌粑為食。
糌粑
做法:先將碗內放一塊酥油,然后倒茶水,再放糌粑(熟青棵粉),加曲拉(乳渣)、白糖,用手攪拌,邊攪邊吃。因食用方便實惠,歷來是藏族人民喜愛的主食。
哈居
也稱辣子尕勺,將羊肉剁碎,下在涼水里邊煮邊攪,開鍋后加鹽,調料及蔥花,盛在碗里再調油辣子,然后拌好糌粑用拇、食、中三指將拌好的糌粑一小塊捏成勺形,再用小勺連肉帶湯舀入糌粑捏的勺里食之,不但別有風味、而且增熱抗寒,是藏區冬季早晨的佳餐。
藏包
甘南藏包子,又稱“卓華包子”,因形如牛眼睛,又有“牛眼睛包子”之稱。它外皮雪白薄亮,透過包子皮,里面的餡子清晰可見,只見肉如瑪瑙,菜似翡翠,紅綠相間,煞是好看!吃時需先從頂端吸吮包子內的油水,然后食之。如果拿起包子就咬,就會油水四濺,使人狼狽不堪。
藏包子
做法:將牛羊肉絞碎后加食鹽、花椒,再加入少量水份攪勻成餡子,用不發酵的死面包好蒸熟。其形似寶瓶,皮薄多汁,色味俱佳,被譽為水晶包子。
多食合
牧區獨有的野外食肉方法。
做法:牧人們先將羊肉與骨頭分解,再將肉割成塊,堆在一起。加上食鹽、花椒粉等調料拌勻,然后撐開事先洗好的羊肚,塞一把肉,裝一塊燒紅的青石頭蛋,直至肉和塊裝完后,用繩子把肚口扎牢,不讓里面的熱氣遺漏。
這時,羊肚里嘭嘭鼓涌,似欲崩破,再輕輕翻滾待熱氣降溫,停下崩跳時,用刀劃開一點口子,取出積在里面的肉汁,然后將肚皮整個劃開,吃一塊肉,喝一口湯,其滋味別具一格,任憑炒吃烤吃,任憑加什么調料,都無法與之相比,真是妙不可言。
關鍵字: 牛羊肉 糌粑 花椒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