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中人的三大交往習俗
詩曰:“每逢佳節倍思親”。陜西人民重視親戚往來,親戚往來大體上可分為:賀有喜,慰有疾,吊有喪,平時往來,節日互訪,特殊聚會。
一、賀有喜
賀婚禮親戚中遇婚姻大事,根據關系之親疏,分別送不同禮物,有送衣服的,有送喜聯的、喜幛的,有送其它物品的,最多的是送禮錢,名為“人情”、“喜禮”。送東西多用紅包袱,或其它顏色的包袱上貼紅“喜”字。送錢也有時用紅紙包。送禮、送錢需雙數,忌用單數。給出嫁的女兒送禮叫添箱,給結婚的男子送禮叫賀喜。結婚之日,男方、女方或口頭邀請,或用紅柬請親戚參加婚禮,大擺宴席,名曰吃喜酒,或吃喜面,吃喜糕。
賀生育生男育女,喜事一宗,至親好友,必相慶賀。娘舅家最為關心,備雞蛋、米、面、新生兒之被褥衣褲等既探望又祝賀,其他親戚也在三日內攜帶面糖等物登門祝賀,叫澆湯。
祝壽親戚中有花甲、古稀、八十、耄耋老人祝壽,多近親相聚,歡慶壽誕。大戶人家也有高搭壽棚大宴賓客的習俗。親戚送壽桃、壽酒、壽幛、手杖等祝賀,主人以禮相待。
二、慰有疾
親戚中有疾病,必予慰問。慰問病人時,攜帶糖果、糕點、面食之類,并要擇13而行。民間傳說,某13不宜出行,或對本人,或對他人有妨礙,所以看病人尤宜擇吉日出行。此外,對有屋壞、遭劫、受別人欺侮等災難,也前往探視;需要周濟者,也解囊相助。
三、吊有喪
有喪事,主人必報親戚。親戚理應吊祭。祭奠時用香燭紙錢,獻餅、獻酒、獻茶,有時獻牲禮、挽幛、挽聯。主人給親戚散孝布、孝帽。七日一哭祭,七七日止。至百日又祭。……七七之中,必卜一日家祭。先期訃告親友,遠近往奠,贈賻、饋食,名稱情之薄厚,葬亦如之。自初葬以及窆棺,皆用樂,具酒食款賓客。富家備為豪侈,往往芻靈塞巷,僧道誦經,踵事增華,無所底止。”五服之內親戚,既要參加喪禮,又要穿白戴孝,還要獻各種禮物。舊時,有的地方娘舅家在殯葬日給已嫁之女送錢,名為束發或收頭錢,并在喪服上搭以黑布、藍布,以示讓孝婦節哀振作,并祛兇求祥。親戚在殯葬之后的復三、盡七、百日、周年(俗稱期年)等也來焚香燒紙,對喪者致哀。
現在喪禮日趨簡單,但親戚參加吊祭殯葬必不可少。即使實行火葬,親戚也有向遺體告別,到火葬場和參加追悼會等禮儀。
關鍵字: 習俗 關中 聚會 陜西人